当铺的老板收了不少瓷器,老板转头就去了后堂,拜访黄禹。
黄禹就通知他:“咱家别的什么没有,就钱多,你就使劲收,收到十万两花个精光再说。咱家会继续补充。”
老板虽然不知道公公想干什么,但他有钱赚何乐而不为。
于是,三天营业下来,当铺摆满了官窑的瓷具,十万两也花光了。
同时国券谁买了就发财这件事传遍了整个京城,甚至是京城附近的县城。再一天过去,葛秋下了镇口城后,京城附近的县城遍地开花出了不同的当铺兑换。
要么是茶叶兑换就是纸张兑换,反正能兑换都兑换了。
百姓们一个个都发了一笔横财,每户人家都起码淘了十两银子。这是几天下来的收入。
百姓们有钱后,当然会去下馆子。
随即晚上,街上比过节还热闹,大家都在茶馆,宵夜档,酒楼都排满了。大家的脸上都是红光满面,吃什么都不用扣扣贴贴的,想吃就吃。
甚至还有两个小钱给小费。就连路上的乞丐突然也换了新衣服,有钱去春院了。
这个热闹繁荣的景象,引起了不少官家,富商的注意。
他们不懂为什么这些穷鬼突然间那么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