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页

百姓们基本都买够了,囤了至少三年的盐,而官府的人将这些盐搬出去后,他们发现抄家的盐根本就卖不完。

这些无良的黑心商竟然敢学官府私自买卖盐粉,而且还进行垄断,平常要不是官府要征收盐,估计这些人还藏着掖着不知道到什么时候。

这些官府也不敢隐瞒黑心商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盐矿,只能将此事上报去了,这直接吓坏一些京城的大官。

他们生怕第二天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朝堂上,让陛下为之震怒。

结果他们上早朝后发现陛下非但没有提起黑心商获取盐矿的渠道,她相反还通知所有人不必再抄黑心盐矿了,以后只要有能力申请盐矿的商人,她允许小商人进行购买年限权开发盐矿造福于民!

这直接让那些涉及盐矿案件的官员们纷纷松口气,但他们还松的太早了。

容铮还命令设立了国盐所,进行对以后盐价的打击,盐矿的垄断。

这下子官员们顿时意识到了,陛下这不是不怪罪他们,而是她要釜底抽薪,彻底将他们最后的偏门给堵死了。

这些官员们也不敢反对,因为以袁汉带头的人都在赞成陛下的国盐所,甚至袁汉还将自己提纯的盐拿到朝堂上,分给了其他大人们。

其他大臣们虽然也有参与盐矿,但他们心里很清楚盐本来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他们大燕地缘辽阔,资源丰富,哪里会缺盐。

这都是朝廷为了收税设下的,再加上淘盐法产量又低,所以盐逐渐变成了珍贵的物资。

而现在他们看见一箩筐又一箩筐的盐粉被搬上来时,袁汉就算是对地上撒了快一地的盐粉都丝毫不在乎,可想而知,以他为代表的工部能够产多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