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段时间,剩下的舆官完全不敢有异心,原本反对拓跋庆独断□□的老臣,不是死就是伤,然后剩下的一些都是趋炎附势的舆官。
他们对拓跋庆的任何决定都给与支持。
拓跋庆十分满意,这个朝堂终于成为了他的一言堂,他也不用再分心去对付这些人,以后可以专心对付慕容铮了。
这君臣离心的一幕全部落入千秋燕的眼里,此刻在她眼里看到的不是拓跋庆的□□,而是舆国的消亡。
卫国更是如此,宋阔气不过大燕女帝慕容铮朝令夕改,所以他在一气之下,再加上卫国百官共同的呼应下,他直接对燕国宣战了。
当卫国对燕国下战书时,整个九州园的小国纷纷震惊了。
不是震惊卫国的气势,而是震惊卫国敢于挑衅现在强中自有强中手的燕国。
小国们对卫国与对舆国不同,他们纷纷撇清和卫国的关系,与卫国断交,主动向燕国示好,甚至说明自己再与卫国毫无关联。
宋阔听说此事后,他顿时在朝堂骂这些小国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不配和卫国交好。
别说其他小国断交,他都要先和小国断交,然后掐断小国们贸易的海岸线。
小国们比起长期的利益和国存国亡的选择,大家都宁愿壁虎断尾选着后者,投靠燕国。
容铮的御书案上堆满了小国的求和书,她象征性地看了几眼就交给太师刘进和太傅老丈人了。
千秋拓处理小国的关系向来拿手,只不过这一次,他却问容铮:“陛下以后对待九州园的小国又该如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