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赵老大召见了十个进士及答问题支支吾吾, 不是很机敏。于是他又让人将他们参加省试时的卷子拿过来看, 发现他们的卷子写得并不好。

赵老大觉得有些不对劲,发现武济川是李昉的老乡后, 他心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便黜落了这二人。

紧接着徐士廉敲登闻鼓状告李昉徇私舞弊,赵老大又问卢多逊, 后者本来就看李昉不顺眼,于是趁机说:“臣略有耳闻。”

赵老大十分宠信卢多逊, 闻言,生气地下令在讲武殿进行复试,并且由他亲自批阅改卷。因是在讲武殿进行的考试,因而这场考试又被称之为“殿试”。1

殿试的进士科试题是礼部出题官出的,按照赵老大的意思, 他们一共只出两道题,一首诗及一篇赋,诗题《悬爵待士诗》、赋题《未明求衣赋》, 需在申时之前答出来。

……

沈霁在殿试题目刚出来没多久,就拿到了题目。

沈霁不解其意, 只能问李云杳。后者答道:“‘悬爵待士’出自《唐书·韦嗣立传》, 韦嗣立向唐中宗上书提及‘古者悬爵待士, 唯有才者得之, 若任用无才, 则有才之路塞’。因而‘悬爵待士’也可理解为挑选贤才、任用有才之士。”

李云杳顿了下, 继续解题, “至于赋题‘未明求衣’则有两个出处,分别是《梁书·顾协传》和《周书·颜之仪传》,意为劝谏天子勤政。”

沈霁道:“出题之人角度还真是刁钻,若不是这些举子可以‘上请’,能贴合题意作答的举子怕是少之又少。”

“上请”也是唐朝留下的科举制度之一,在解试、省试上,有举子不明题意,或是对韵律等有疑问的时候,可以提出来,由主考官答疑解惑。

这次殿试,赵老大也未曾禁止举子“上请”和怀挟书册进场,但这题目出得偏僻,就算开卷考,举子也未必知道题目出自哪里,因而这殿试必然会很热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