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父子谈心,洪武心疾

回到明朝当藩王 老刑 1099 字 2022-11-06

一个肩上扛着大明天下万民,日理万机之余,没有办法兼顾这么多儿子。

另一个干脆就是没人管的野小子,签到十六年的家底,足以让其纵横天下。

“可知错了?刚才咱没打疼你吧?”

老朱没有了之前的怒气,脸上满是慈父的关怀。

朱权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父皇,一时间无法接受。

“宋濂,刘伯温都说咱的分封制,简直是逆行倒施!”

老朱冷哼道:“只是他们懂个屁!如今天下初定,北元未灭!若是没有藩王镇守边疆,咱大明江山岂能稳固?”

朱权点了点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封制,可以说利在当下,弊在后世。

藩王们领兵,至少比外将们值得信任。

何况有了他们拱卫边疆,朝廷自然可以省心不少。

“你大哥,若是在咱死后,能够狠心削藩,咱也不会怪他!”

老朱叹气一声,敲了敲桌案,朱权识相为父皇斟茶倒水。

见到儿子如此上道,老朱夸赞道:“像咱的种!当年义父郭子兴为何欣赏咱,就是这股子机灵劲!”

朱权轻笑点头,“以大哥的仁慈,以及对兄弟的包容,未必会行削藩之事。”

朱元璋听闻此言,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

身为父亲,他为朱标念及亲情而满意;身为帝王,他为朱标的仁慈而感到忧虑!

“老十七,回答咱一个问题。”

“若是咱让你,以后提醒标儿削藩,得罪你这些个皇兄,你可愿意做?”

老朱目光直视朱权,老人的眼神中没有帝王的严厉,只有身为父亲的请求。

“朱家天下,能够延续,就看你们兄弟二人了。”

老朱叹气一声,仔细想想,自己对朱权太过自私。

一旦朱权提出削藩,无论朱标是否采纳,他都会被史书记载为手足相残之人!

更有甚者,拥有兵权的藩王们,更会领兵讨伐朱权!

“父皇,儿臣一向建议削藩,更不稀罕什么藩王。您应该早就知道。”

朱权深吸一口气,坦然道:“可大明的弊病,不仅在藩王,而是您给后世儿孙的恩荫,已经让百姓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