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页

譬如‘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挥,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又如‘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健。’

人家好好地分了个类,明摆着说这是兽类,是动物,只是描述的方式跟现在的人不同,后人却非要理解为神兽。

更离谱的是‘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明摆的说了,这是个‘人’,后人非要说西王母是神灵。

这意味着山海经的记录者,不是傻子,眼睛不瞎,不至于分不清一个东西是不是动物。

山海经,开辟了已知最早的分类学,古人也不是笨蛋,人神兽巫分的门清!可见上古的龙之传人何等理智,反而是后人比他们更迷信……

硬是把史上最早的百科全书,认定为神鬼志怪虚构之书。

黄极知道,最早的中华,根本不信神灵,压根没有神灵的概念,只有‘帝’、‘皇’、‘祖’、‘天’等概念,天就是后来的道,是规则。帝皇祖也都是唯物的对象,而非虚幻。

整套体系下来,是极其社会性的、政治性的、理性化的,不能说完全没有迷信,但已经是当时最不迷信的文化了。

真正有神灵概念、宗教概念的是东夷,因为炎黄在文化上融合了东夷,所以到了东夷玄鸟系的商朝替代夏朝,鸟又文化复兴高于龙之后,华夏文明才出现种种迷信概念。

商朝实在是太迷信了,且当时已经没有外星人和高科技物品,所以开始给‘电’这个字赋予种种附加概念。

但也是后来到了周朝,才真正在‘电’这个字旁边,加了个祭坛的象形,造了‘神’这个字。

也就是说,迷信范畴的‘神’之概念,在华夏诞生很晚,落后于世界,而且还是因为民族融合才从外界吸收进来的。

这其实就是鸟系与蛇系文化的区别,鸟系外星人觉得被造物就是被造物,蛇系外星人则喜欢把被造物当作自己的孩子。

两者对待被造物的态度不同,衍生出了两种人类文化,所以鸟族成了神明,龙族成了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