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7页

他当即分出一缕意识,开始观注己身。

求己之法,就是托愿自身,期向大道。

但这也并不是凭空而为,若是找不到准方向,不得要领,就算能提升道行,提升也是微乎其微,而唯有找对了道路,方能寻此攀升。

若有一比,那么前者就如同是将自身力量漫无目的的分散出去,便有无边之能,收获也是甚少。而后者就是力聚一处,并明确往一个方向走去,那么自是很快能见得成效。

但是同样,因为求己之道阻碍都是来自自身,若是你认准道途之后,要是修行不够坚定,那日后很可能就会频频遇到神关心障,一旦无法过去,生出质疑之心,那么道行法力很可能就会再也不得提升。

所以这等修行,也不能急功近利,需得量力而力,时时辨明自身,方能扶正大道。

这也难怪簪元道人乃至曜汉老祖等辈都是在外求求己两道之中取一而用,而不是兼修,这不单单是因为两条道路表面看去方向不同,也是为了避免在修行时生出更多变数。

不过他认为,执着单一道途,这本身就是一种畏避,是其等先有了道心之执,才有了后来道途之险,而非是倒转过来。

只要立正道心,那就可以避免这些。

譬如青圣,其道心便是斩灭一切外物,唯一独道。

曜汉等人乃是外求,那么道心就是重拾造化之精,重开大道之门。

而他所取之路与两者都是不同,那么自身道心又该为何?

他不由想到了当年入得洞天时,为开创出一门无需外物之法,此法门实际也可算得上是求己了,但就算无需修道外物,人活天地之间,也少不了衣食外用,是以舍弃外物也不是绝对的,只是以此摆脱了某一方面的桎梏,求得了更好出路,而从根本上说,只要不曾超脱,就无太大不同。

他心中此一念生出,思绪骤然理顺,顿感前方清澈明朗了几分。

有己既有存,有外既有道,自己之道心,当就是道用诸常,彼己浑然。

道心这一立起,就有了明确道路可行,前方也没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