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碧血染黄沙(三合一,八千字大章)

冥冥之中,强者总是惺惺相惜的,张昭刚锁定这个家伙,哚密失也锁定了张昭,两人同时眼睛一亮,也几乎同时松开的弓弦。

‘叮!’一声脆响,张昭仿佛当胸被人打了一拳一样,他猛地朝后仰了几步差点摔倒,胸口一阵窒息般的疼痛让他眼前一黑。

恍惚间他向胸口看去,一支尾羽还在轻轻颤抖的箭矢,正好射到了他的胸前整块板甲上,箭头已经进去两三毫米的样子,看样子对面用的也是在八斗以上的强弓。

‘咔嚓!’

张昭是差点眼前一黑,哚密失那就不同了,他只来得及做了一个捂脖子的动作,随后就从马上直挺挺的摔了下去。

这位古拉姆近卫轻骑千户的脖子,被张昭手里的一石强弓命中,这种恐怖强弓射出的箭矢带有巨大的破坏力,箭矢不但射穿了脖子,还带走一大蓬血肉,哚密失直接就去见他的真主了。

这位千户的身体一坠地,马上就有十数个亲兵从各个地方扑了过去,他们抢了哚密失的尸身,嚎哭着就往后退去。

随着他们的后退,冲锋来的千余轻骑在叠阵前与奉天军猛烈的对射十几分钟后,又迅速撤了回去。

‘咚!’异常大的一声鼓声响起,一个身穿金甲的萨克图贴身亲卫从后阵跃马而出。

他手里拿着长长的大唐横刀,没有丝毫犹豫的冲进溃退的队伍一顿砍杀,紧接着萨克图周围的神射手,也纷纷抽出箭矢警告性的射击。

“后退者死!”手持横刀的亲卫在惨叫呻吟的溃退队伍中一声怒吼,随后带头往奉天军处冲了过来。

“后退者死!向前者生!”在各处督战可汗亲卫军官的怒吼下,溃退下去的轻骑队又返身冲了上来。

阴鹞子回头看了一眼几乎没有动的角弓弩手,剧烈跳动的心脏,让他很想让最后面这两百弩手也开始射击,但理智告诉他,这不行,对面的甲骑还没开始冲锋。

叠阵前方的形势也越来越惨烈,越来越多的轻骑兵在无法忍受巨大的伤亡后,选择退了下去。

但他们并未走远,而是退到了硬弓手的射程之外开始集结,他们在等待,等待着第二波的甲骑破阵后跟进。

鲜血洒满了叠阵前的土地上,这些本来是灰黄色的干土,被浸染成了怪异的黄黑色,随后在马蹄的不停踩踏下,变成了一条宽半米左右的黑色淤泥区,只不过这些淤泥不是雨水或者河水造成的,而是人血。

而在大阵四周,最多的还是不是鲜血,而是无数的箭杆,密密麻麻就像是长在地上的枯树枝一样,双方仅仅在刚才的一个时辰中,就最少抛射出了五万支以上的各种箭矢。

终于,张昭眼前的纷乱的马腿越来越少,第四波骑兵队伍退了下去,但张昭的身边除了沉重的呼吸声和用力过度导致的呕吐声以外,没听见一丝欢呼。

因为这样的溃退,已经出现了四次,所以并不代表着喀喇汗骑兵不会再来。

“郡公!喀喇汗人扛不住了!这些轻骑没有长时间肉搏的能力,但他们也没像上次那样退到最远,我估计下一次,对面的甲骑就要上了!”山猪儿提着一把陌刀走到张昭身边瓮声瓮气的说道。

张昭点了点头,心里对喀喇汗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估算,从这四次冲锋来看,喀喇汗的骑兵并不算多强。

单论冲上来肉搏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十五分钟,一个千户的骑兵损失几十骑到一百骑左右,就会因为扛不住伤亡而溃退下去。

这份战斗力,别说大唐鼎盛时期了,他们连北宋中后期的西军和西夏中后期的军队都打不过,难怪几十年后契丹人的边缘部落,都能把他们一顿暴打。

这大宋朝啊!还真是一言难尽,不枉高粱河车神会被后世嘲笑上千年。

以五代那种强横的职业军人,他们竟然打不过最弱鸡的草原民族之一契丹人。

当年李圣天子孙撑不住的时候,真要有两三千西军过来,配合于阗的甲骑和高昌回鹘的轻骑,就喀喇汗这战斗力,怎么可能把天上南北都绿化一遍?

“打旗语,让两翼的憾山都甲士都缩到正面来,对面甲骑也就一千多,咱们除了正面,拒马都还是基本完整的,他们不敢四面进攻,必定是强攻正面,干翻他们这最后一波。此战就结束了!”

果然张昭的预计没错,憾山都的甲士刚刚从两翼缩回到正面,对面又吹响了呜呜的号角声。

偏斜的夕阳下,上前甲骑在数千轻骑兵的簇拥下,开始缓缓冲了过来,正中一个身穿金甲的家伙极为显眼,赫然是布拉格汗萨克图。

‘嗡!嗡!’如同马蜂袭来的恐怖鸣叫响起,开始向前小跑的喀喇汗甲骑射出了第一波,也就是最后一波箭矢。

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在张昭身前响起,发出惨叫最多的,不是三教义从的重甲长枪手,更不是憾山都的甲士,而是一群拿了张昭银币的民夫。

他们被张昭鼓动上来了,以为只是来辅助,但实际上,张昭是想让他们来承受这一波喀喇汗甲骑的硬弓攒射。

仅仅过了三五秒钟,惨叫声就变成了恐慌的哭嚎声,六七百被骗上来成了炮灰的民夫倒下了一两百,这恐怖的伤亡率,别说他们,就是憾山都的甲士也不可能扛得住的,顿时直接一哄而散。

萨克图兴奋了,打了一天一夜了,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位几乎被必入绝境的布拉格汗猛地抽出腰间的宝剑。

“雄鹰们!对面的于阗唐狗崩溃了,杀光他们!”

“角弓弩手预备!全队向前,只射铁马,三发预备!”

与此同时,张昭也大喊一声,民夫的溃散带走了大量跟着逃跑的三教义从长枪手,也带走了一定数量的正弓手,但他身边的憾山都甲士和刘再升亲自控制的于阗宫卫角弓弩手不会。

五十步!喀喇汗的甲骑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

三十步!一声声雷鸣般的怒吼传来,喀喇汗的甲骑开始以最大的速度冲锋。

特别最中间的大约三百具装甲骑,他们有的身穿大食-波斯式的整体甲,有的穿着唐制的具状全身铠和马甲,就仿佛被装在了铁罐子中,只露出了一双冒着凶光的眼睛和手里各式长枪铁锤。

“放!”阵中的阴鹞子把手中的红旗猛地一挥!两百具角弓弩激射而出!

三十步的距离,弓力高达两石七到三石的角弓弩威力可想而知。

‘叮’的一声,最前面一具甲骑应声而倒,坚固的扎甲就像是纸扎的一样,一股血箭从他胸口飚出,甲骑晃动了一下,直挺挺的往地上摔倒。

而他的摔倒,又把已经跑起来的战马给带的一偏,几百斤的重量加上冲击的速度,战马立刻就扛不住了,它也嘶鸣着摔倒在了地上。

紧接着,摔倒的战马又成了后面冲锋甲骑战马的障碍,两匹来不及绕过的战马哕哕惊叫了两声,跟着就摔倒在了地上,随后开始拼命的挣扎,太重了,马儿摔倒了也不是能轻易爬起来的。

三十步的距离,按说战马几乎是转瞬就到,如果没有不断摔倒的人和马阻碍的话,他们就会直接撞进步兵的阵型中,然后毫无疑问的击穿叠阵。

别说战马害怕明晃晃的枪头什么的,它们确实怕,但三十步的距离太近了,等马儿反应过来就已经冲过去了。

历史上甲骑能成功突入重步兵阵,除了重步兵在这之前就已经被打的只剩最后一股勇气以外,就是靠在三十步以内突然加速,让战马来不及反应,就直接冲进去。

这比什么蒙马眼都好用,当然那些直接能吓垮的非精锐步军就更容易打了。

不过这种战法,是要靠大量的训练和人马默契,乃至双方拥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做到的。

所以看一支甲骑是否强大最大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有在三十步以内突然加速,然后冲进重步长枪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