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赌中

也没交酒菜,就是让人泡了壶茶,魏广德就在会馆大堂里坐着等。

没多久,劳堪等人也都来了,都是要打听下段孟贤殿试情况的。

朱衮、张道这些个会试落榜生,在朱世隆朱大公子的带领下已经游京城去了,即便是段孟贤殿试日也没有留在会馆里,闹心啊。

今儿只是参加殿试,黄榜还要些日子才会张贴出来,所以京城里那些商贾也没有来,到是张贴黄榜出了排名后,众人又会齐聚于此,再热热闹闹庆贺一番。

“听说曾伯父也过了会试?”劳堪坐在魏广德身旁问道。

魏广德点点头,苦笑道:“孟贤以后见到曾伯父就要以同年相称了。”

他们口中的曾伯父自然就是曾璠,曾省吾的老爹。

说起来,曾省吾和他们都是同年,他老爹反而成了官场的后辈,以后见面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呵呵呵......”

劳堪笑道:“等授职,他们父子要是在衙门里遇到,该怎么个说法?”

“你问我我问谁去,呵呵。”

魏广德只能笑笑,还真不知道曾省吾见到后进老爹,会是怎么一个态度。

欧阳一敬听他们说话,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候笑着插话道:“估摸着,吏部会考虑到这层关系,应该会分在不同地方授职,不大可能见到面。”

曾璠的成绩也是三甲的命,很大概率会调任地方,但是也说不准就留在京师了。

等曾省吾在地方上考满,说不好就要调回京城衙门里做官,到时候才是最麻烦的。

欧阳一敬的话有道理,不过也就是这几年,毕竟曾省吾离九年考满还差三年时间,三年后是只要考评不错,是必须要升迁的。

“要是他们父子真在京城聚会,我想曾老大人应该会请辞致仕,免得耽误儿子的前程才是。”

接着,欧阳一敬又分析道。

老子和儿子,谁更有前途当然是一目了然的事儿,只要曾璠不是官迷,就必然要给儿子让路。

魏广德和劳堪等人都是微微点头。

欧阳一敬对魏广德给他谋的刑部给事中的位置那是相当满意,所以平日里也是跟着魏广德,一举一动马首是瞻,倒是让他很满意。

而对于欧阳一敬,虽然魏广德年岁比他小得多,可人家背靠着裕王府,明摆着将来前途无量,科举一途上,他和劳堪都比他早一科,算起来他也是后辈。

闲聊了半个多时辰,才看到会馆的马车会来,段孟贤从车上下来就被店家迎了进来。

闲话几句就说起段孟贤的殿试,听他大概说了说答题,魏广德等人就知道,段孟贤要想二甲的名次,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妥妥的三甲名次,要想留京就得看朝考的运气了,不过大概率是奔着外放去了。

在九江会馆里吃过晚饭,众人这才散场,各自回家。

而此时紫禁城里东阁,读卷官们看卷工作也是如火如荼进行着。

段孟贤当然没有魏广德的运气,当初他可是得了嘉靖皇帝的青睐,又被严嵩猜出端倪,才会在最后读卷过程中被选出,否则连让皇帝看卷子的资格都没有。

段孟贤当然是不会有这样的待遇,所以早早就被落到后面,基本都是参照会试排名定下的殿试名次。

至于会试成绩不好,又没有贵人相助的情况下,要想单靠殿试答卷博得好名次,好出身,那只会出现在小说情节里。

“徐阁老,请。”

坐在徐阶旁边的袁炜把自己刚刚看过的卷子转到徐阶身前,嘴里轻声道。

“好好。”

徐阶急忙接过,看了看最新的评判,那自然是袁炜所定,徐阶心里也就有了大概的方向。

旋即,草草看过手里的答卷,就提笔打上自己的判断,和袁炜一模一样。

“老了,不中用了,这些卷子还要你们多多费心,为国选材。”

徐阶对袁炜笑道。

“徐阁老老当益壮.....”

“我之前就和陛下说过,这次殿试你主考,我都六十好几的人了,精力不济呀。”

两人小声说着话,手上的活计也不耽搁。

其实,徐阶也不过比袁炜大几岁而已,他相比袁炜入阁也只是早几年,说起来两人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