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混战

终于,马芳停下手上的动作,那不仅是轻抚这个战友,也是在检查马具,之后他又检查了自己穿戴的盔甲后,抓住马鞍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

随着他的动作,近处的亲兵和明军士卒纷纷效彷,并迅速扩散,如海浪般从前军向后队席卷。

看了眼身旁竖立起来的大旗,上面斗大的“马”字迎风招展开,旁边一行“镇守宣府总兵官”小字显示着这支军队的主帅身份。

马芳心里一动,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当年被鞑子掳去的奴隶,而是大明朝一镇总兵。

他的名字,也随着一场场胜仗传播到草原各处。

“把帅旗收起来,发动冲锋的时候再打出来。”

地形限制不能灵活用兵,可一些小动作却可以做。

在马芳看来,以自己这些年积累的名声,对于鞑子当中的精锐来说,肯定是知道自己的。

这招,或许对普通的鞑子无用,可他不信蒙古贵族身边的精锐骑兵会不知道自己的威名。

“前进。”

马芳大手一挥,一马当先向前行去,之后是他的亲兵,再后是明军前锋骑兵.......

明军虽然放出去许多哨骑,可大军行军的震动和烟尘却是瞒不过人的。

此时,燕山山脚下,一支行进的鞑子骑兵已经收到了斥候的报告,西面出现一伙明军,人数不详,不过看阵仗应该是骑兵无疑。

“明国骑兵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领队的正是打来孙,按照黄台吉的命令,他率领的正是所部千人及当初围困郑官屯的鞑子,确实是两千余人。

他们,担任着虏骑断后之责。

实际上,如果马芳部提前半个时辰抵达的话,就能看到由黄台吉率领的主力三千骑兵及运送财物的庞大车队。

打来孙思索片刻,也没想明白明军在这里怎么会有大队人马。

明军现在不应该还在顺义、三河附近吗?

以他多年和明军交战的经验,这个时候明国人应该是在帮助他们打扫郑官屯那处战场才对。

对了,西面来的。

打来孙一下想到了他当初的目标,明国密云骑兵。

那支人马不过千余人,人数应该没自己多才是。

有了这个判断,打来孙很快脑补出,当初黄台吉应该是多虑了,密云明军并没有出城参战。

很可能是这边开始撤退,明军也发现了一些端倪,所以才让各城明军出击。

密云的人马跑到这里,应该就是来送行的才对。

想起上次随阿勒坦大汗进入明国时就是这样,在他们大肆抢掠时,明国各部都是按兵不动,只是在他们撤退的时候才开始追击。

事后听说,明军各部还相互争攻,言是他们击败驱逐了蒙古铁骑。

真是笑话。

除了马芳,劳资谁都不怕。

这会儿,打来孙却是不屑的想到。

上次的进攻,也就是最后赶到的宣府军稍微给他们制造了一点伤亡,就是那个马芳带领的明军。

不过几年时间,马芳已经是明国宣府总兵,让他们屡次出击宣府都没有取得太大战果。

好在这里是蓟镇,难道我还怕你密云的骑兵,嘿嘿......

打来孙想到这次出战,让把都儿抢到大功,还击杀了明国蓟镇总兵,而自己几乎没捞到什么功劳。

密云骑兵,就当是塞牙缝吧,聊胜于无。

“传令下去,大军整队,我们干掉这股明军再走。”

打来孙想好后,当即下令准备迎战。

“将军,要不要给台吉也通报一声。”

身后有亲信开口提醒道。

“派人说一声也好,不然这次的风光都被把都儿抢了去。”

打来孙下令道。

很快,一匹快马脱离大队加速前行,追赶着前方的队伍而去。

......

秋风飒飒,杀气逼人。

狼窝山脚下,明军和蒙古虏骑东西对峙着。

两军在相距五里的地方停下来,这个距离上,双方都不敢再用行军队列行动,只能相互展开阵型,只有击败对手,才能继续自己的行动。

“大帅,阵型已经列好。”

亲兵在马芳身后大声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