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826流言

这一招往往到最后,你都未必知道是谁在背后下黑手,因为继任者其实未必就是流言的制造者。

搞出这些事儿来,要么是为了升官,要么就是纯粹的和某人有怨。

魏广德不认为现今朝堂上还有人比谭纶更适合这个位置,毕竟要靠军功起来是非常难的。

不过在大轿到达皇城外时,魏广德依稀有了一个方向。

人未必在京城,很有可能是宣大或者其他地方的总督。

谭纶在京城的时间其实并不算长,平日里也没听说他和谁结怨。

纯粹为了报复,有人就要用这种手段来搞他的几率不大。

但是谭纶当初继任蓟辽总督时,却有人提出过异议,想要调其他边镇总督进驻蓟辽。

难道是张居正出手了?

或者是那位想要搞事儿?

但不管怎么说,张居正应该都事先知道此事才对。

魏广德心中虽然起疑,可毕竟这种事不好查,只能帮谭纶把官面上的东西处理干净,魏广德还指望着将来让谭纶接任兵部尚书职位,就如同当初杨博的晋升路线一般。

他都把蓟辽总督之位视作晋升兵部尚书的跳板,想来张居正也是如此想的吧。

魏广德只是在心里提醒自己要注意,谨防张居正的小动作。

进了内阁,魏广德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寻去支持,毕竟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也就是四处散播流言,都察院都还没动。

魏广德进了自己值房,就开始思考此事。

还得让都察院那边注意下,看看张居正联络的是那些御史出面弹劾,到时候找机会把这些人弄走。

御史官职不大,可真的恶心人。

有了这个想法,魏广德也开始思考自己口袋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在王廷那边有事儿时接替他的职位。

左都御史这个官职,魏广德无论如何也不想放弃,被别人取得。

等内阁中书舍人把昨日后来送到的奏疏分发下来,草草看过目录后,魏广德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紧要的公务需要马上处理,这才起身前往陈以勤值房。

把事儿简单说了说,又问题陈以勤是否有安排都察院人选。

毕竟现在的王廷就是陈以勤当初安插进去的,所以魏广德想要往里面伸手,事先还是需要和陈以勤打个招呼。

“你给谭纶去封信,让他知道京师传闻,该上奏就写一份奏疏上来,看宫里是什么态度。”

对于京师流言的事儿,陈以勤思考片刻才给出意见,“眼看着陛下要召回高拱,有些事儿能预防在萌芽状态才是最好的,尽量别拖,快刀斩乱麻处理下去。”

陈以勤的意见倒是和魏广德想到一块去了,就算今日他不说此事,魏广德也是打算给谭纶通气,让他知道这些事儿,在蓟州那边要多加防备。

魏广德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至于都御史,王廷之外,其实我在后来还安排了个后手,礼部侍郎赵贞吉,都是清流,必要的时候可以从礼部改迁都察院。”

听到陈以勤已经有了人选,魏广德心里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也有一丝不甘,可也没多说什么,脸上表情没有丝毫变动,依旧是点点头。

离开陈以勤值房,魏广德就回自己屋子处理起政务来,刚才的一些筹划算是落空。

本来在魏广德的计划中,若是陈以勤没有安排都察院的后手,那他就要考虑把在广东按察使司劳堪调回京城,弄进都察院。

而原本魏广德对劳堪的安排是让他去福建布政使司,毕竟现在魏广德唯一做成的事儿就是促使朝廷开海,而开海的福建自然是魏广德需要重点布局的地方。

不安排信的过的人在那里主政,魏广德总感觉不踏实。

摇摇头,魏广德翻看今天第一份要处理的公务,北直隶、山西地方灾伤奏留赃罚银两赈给的奏疏,这类救灾的奏疏,当然是要批可的。

只要不是向朝廷要钱要粮,内阁几乎都不会拒绝。

因为这些留在地方上的银子,实际上户部已经无法管控,即便财政再紧张,也休想把这些银子运回京城。

至于这些银子现在到底在哪儿,魏广德都懒得去想,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地方上要销账就销呗,反正早就被人瓜分了。

中午的时候,处理完桌上的公文,魏广德就写了封书信派人送往蓟镇交给谭纶,他还在等昨日送进宫里的大阅仪注的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