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你小子,这么着急?”此时,罗荣根上来了,本来还介绍你呢,一下子就过来了?

“是啊,罗叔,这还是我第一次组装炮弹呢,嗯,这里面的发射药,要不要先倒出来?”

秦振华在研究怎么把弹头装进去,毕连生已经开始对着秦振华的弹头研究起来了:“你这个弹头,很奇怪啊。中间的是什么?”

现在,国内最先进的穿甲弹,还是从苏联的坦克炮上发展过来的,这种穿甲弹的中部是圆盘形状的弹托,而现在呢,这个造型很古怪啊?

“马鞍形的弹托。”秦振华说道:“这种弹托可以让弹头在飞出去的时候更加稳定,不会发飘。”

其实,大家在第一次看到之后,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特制的弹托上了,这款炮弹,更重要的是弹头啊,毕竟,击穿装甲,靠的是弹头,己方的这款弹头,采用的是工厂里面能够找到的最坚硬的高碳钢了,又长又细,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就是长径比,这是穿甲弹穿甲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然,都加工出来了,最终效果如何,还是要看实际试射了。

“这是前面,像是个小碗啊。”毕连生继续说道,如果对着弹头看过去,这个弹托出现的,就是一个碗状的结构,这也是特制的,只有这样弹托,在飞出去之后,正好能够兜住风,一千多米每秒的速度下,风力是相当强劲的,立刻就能够将这个弹托沿着预设的缝隙断裂开来,变成两半,只留下弹芯飞出,而且,在飞出去的瞬间,还会带着穿甲弹来一个小速度的自转。

虽然是第一次组装,秦振华却很熟练,此时,因为兴奋,他的脸色都变得通红了,胸口内,一颗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那个红皮的日记本,一直都在前胸里面发热。

父亲,你的设计,完全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就让实践去证实吧!

“我可以拉炮绳吗?”等到组装完毕,炮弹塞进了炮膛,调整好了射角,秦振华再也忍不住了,向一旁的毕连生说道。

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炮手的安全,火炮一般都使用击发机,它相当枪械的扳机,安装在炮身的左侧,炮手可以站在火炮旁边直接扳动击发机来发射火炮。

这种非常高效快捷,但是,不安全。

所以,火炮都有后备的拉绳击发的方式,尤其是火炮完成一次射击任务之后,保养完毕,下一次击发的时候,第一炮都是拉绳,万一炸膛啥的,拉绳可以保护炮手的安全。

如果当时秦振华的父亲用这种方式的话,那就不会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