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对这方面没太大讲究,古代皇帝都有着美梦,认为死后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陪着自己下葬的,还是会陪着自己,还能继续享受。
所以陪葬不止要有金银珠宝,还要有兵马,要有美女,一些残忍的,还得弄点男童女童下来陪着自己。
但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这些陵寝就两个作用,考古,收门票。
至于里面的东西,很可能已经不见了。如果这些帝王真的有灵,估计会看到一大群人走来走去,指指点点,热闹非凡……
朱允炆暂时没打算死后的事,生前的事就已经忙不过来了。
茹瑺在忻州的所作所为终究还是传入京师,顿时满朝惊动,原本“教材之争”的官员们,立马休战,转而投入到对茹瑺的口诛笔伐中。
六部之中,皆有人弹劾茹瑺罪状。
在朱允炆看来茹瑺在忻州是挽回了朝廷颜面,一场公关,但对满朝文武,错,武夫都是粗人,不能算,应该是满朝文官而言,茹瑺低头给老百姓道歉,那是大错特错,是耻辱,是将权贵的脸丢在地上践踏。
为了朝廷的威严,为了自己的权威,为了日后不被人逼着低头认错,为了能继续仰头看天走路,一定要将茹瑺这股歪风打压下去。
世人很多都听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刑不大夫,但很多人忽视了一点,这只是半句话,前面还有一句:
礼不下庶人!
所谓礼不下庶人,就是不对百姓苛求完备的礼节。
换言之,礼仪这一套,百姓可以少搞一点,但对于权贵、大夫而言,那自然是要多搞一些的。
这种思想的存在,割裂了大夫阶层与百姓阶层,也就是大夫在上面,有礼,占据统治地位,百姓在下面,不说是没礼貌吧,但多少是礼制约束不足,素质低下,是需要被管理、被教化的人。
自古以来,都是士大夫在上,自诩高人一等,什么时候给庶人百姓低过头?
皇帝下个丢人的罪己诏,他低头,看似情真意切,忏悔不已,恨不得跪下哭求,但你要知道,这是给老天爷看的,可不是给老百姓看的。
士大夫低头,嘴里喊着“惶恐不已,臣有罪有罪”,是低头给皇上看的,是光荣的表演秀。
给庶人百姓低头,当着无数人道歉,我去,你茹瑺这表演作秀摆错了对象吧,负荆请罪,也需要搞清楚政治秀的对象。
你丢人不要紧,可你代表的是朝廷,是京师所有同僚,怎么能连大家的脸一起丢?
终于,被教材之争压抑的怒火,找到了宣泄口,弹劾一封接一封,就为了说明一个问题:
权贵争了几千年的脸,被茹瑺一个人丢光了。
坐在奉天殿,朱允炆听着如集贸市场的喧嚣,所谓的群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