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无能的军队

骆冠英有些不甘心。</p>

许寿文又捏碎了一枚核桃,淡淡地笑着。</p>

大明,京师。</p>

杨士奇、解缙、铁铉、徐辉祖、朱棣、李坚等在武英殿争论纷纷。</p>

朱允炆背着双手看着舆图一言不发。</p>

朱棣怒斥解缙、铁铉:“要打就全部压上去,小打小闹只会坏事!若你们担心水师后勤难以为继,那就想办法去解决后勤,而不是降低水师出征规模!”</p>

铁铉很是为难:“日本国虽不算大,但也算不得小,较之曾经的安南国还要大。何况他们国土狭长,山地又多,不利行军,更不利运输后勤。若动用全部东南、东海水师全部力量,就需要为其准备长达三个月的后勤!”</p>

朱棣愤然</p>

:“水师如此多宝船,后勤还能无法保障不成?”</p>

解缙叹息:“燕王,跨海作战不同于陆地作战。没错,水师船多,运输粮食不成问题。可问题是,打安南,打帖木儿,朝廷可以调动民力全力运输,分散至各处营地,甚至是军士前线打到哪里,后勤百姓就将粮食运输到哪里!”</p>

“可跨海作战,朝廷没有办法大规模动用民力。一旦征用百姓过多,势必减少粮食运输量。而不征用百姓,又会导致粮食运抵之后,必须抽调大量兵力去充当后勤。加之当地地形复杂,山林无数,如果后勤力量薄弱,很可能无法保障前线所需,更不要提将火药运抵前线。”</p>

朱棣默然。</p>

李坚沉思。</p>

铁铉与解缙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朝廷既然都已经下定决心彻底解决倭寇这个麻烦,灭掉幕府及其各地守护国,就必须确保接续作战,连续作战。</p>

水师作战,高度依赖火器。火药运输与补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承压在水师上已是极限,若让其再抽调兵力去充当后勤,负责粮食转运等事宜,势必会减少进攻兵力,继而影响作战进度,给幕府更多喘息,导致作战延滞。</p>

说到底,水师准备虽然充足,尤其是火药弹十分充足,但后勤保障上的准备还存在缺失。作战、后勤兵力的比例安排需要重新考量。</p>

“皇上……”</p>

杨士奇看向朱允炆。</p>

朱允炆平和地看着众人,</p>

沉稳地说:“既然水师后勤存在漏洞,那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漏洞。李坚,给郑和、朱能、骆冠英等人发文书,让他们自主安排后勤事宜,不管他们用什么法子,朕只看结果,水师都督府该支持的就支持。”</p>

李坚肃然答应:“臣领旨。”</p>

徐辉祖皱眉,有些不安地说:“皇上,此时再让他们分心后勤事,是不是有点来不及了。日本与朝鲜开战已有半月余,战况如何我们尚不清楚。”</p>

朱允炆坐了下来,自信地说:“朝鲜国王李芳远都有胆量拒绝来京师请罪,想来是有本事抵挡日本三十万大军吧。让水师莫要着急,做好自己的事。”</p>

徐辉祖嘴角一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