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朱允炆的世界局

内侍轻轻喊了声。</p>

朱允炆回过神来,看着出班的朱高炽,不知道这个胖子刚刚说了什么。</p>

朱高炽郁闷,自己不常来朝堂,毕竟官职低,没事不用天天来,加上腿脚不方便,走路也累,多数都是半个月、一个月来一趟。</p>

这好不容易轮到自己发言了,皇上竟然神游四海去了……</p>

朱允炆有些尴尬。</p>

朱高炽见状,只好再说了一遍:“皇上,东北军屯民垦进展顺利,然考虑到东北严寒,冬日漫长,百姓可能难以熬过冬日。户部奏请加大储备东北粮仓,过冬物资,尤其是棉衣棉物与煤炭、木柴等物。”</p>

朱允炆欣然答应:“闯关东以来,至东北百姓越来越多,确实需要多加注意。敕令北直隶等地,在秋收之后,将棉花等大量运至东北,送给穷寒困顿百姓之家。”</p>

朱高炽答应下来,再言:“据福建布政使司奏报,小琉球岛囤积了一批粮食,除了支用水师及当地百姓所用外,还有剩余,臣请将这一批粮食解运广东潮州府,解当地水灾灾民所需。”</p>

“准,若小琉球岛粮食不足,</p>

可自交趾调取。”</p>

朱允炆严肃起来。</p>

朱高炽退下,朝臣无事再奏。</p>

退朝。</p>

朱允炆刚刚返回武英殿,李坚就来求见。</p>

“起来吧,何事?”</p>

朱允炆摊开东海舆图,对李坚问。</p>

李坚拿出一份文书,递过头顶:“皇上,臣有密奏。”</p>

内侍接过,转给朱允炆。</p>

朱允炆打开仔细看去,里面的内容竟是昨晚李景隆到访、商谈远航生意之事,里面内容具体到了两个人的谈话内容,包括李景隆鬼鬼祟祟的神态也写了个清清楚楚。</p>

这算是直接把李景隆给卖了啊。</p>

朱允炆看过,放下文书,看向李坚:“勋贵之间有点往来,朝廷并不禁止,何况曹国公所言不过是借船事,水师有这个先例,并无不妥,为何密报上来?”</p>

李坚肃然说:“臣领水师都督府,身上职责重大,曹国公若只是借大福船,臣会按藩王前例收钱给船。可曹国公竟想要借臣之手,租用蒸汽机船只,这已成僭越之举,不敢不报。”</p>

朱允炆深深看着李坚,这个姑父的忠诚是无需怀疑的,他始终与其他勋贵保持距离,洁身自好,不与人结党。</p>

估计也是洪武时期的锦衣卫侦察给他留下了太深印象,担心黄家猜测,这才不敢隐瞒,事无巨细上报。</p>

朱允炆看了一眼文书,李景隆想要蒸汽机船只,这个确实僭越了。</p>

目前蒸汽机是大明战略物资,主要应用于铁船、冶炼、锻造等行业,别说李景隆,</p>

就是徐辉祖、朱棣也不敢张口要这种国之重器,曹国公府倒是有胆量!</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