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南方战事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78 字 2022-11-08

谁能升迁, 谁默默无闻。还不是靠拍马屁?

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皇帝一句话, 这位大臣就是国之栋梁,自此简在帝心,平步青云。不用一两年就能进入朝廷中枢,参与国策决断。

而不会拍马屁的,皇帝都不知道这个人存在。还升什么官?

就这种情况下,士大夫还想让赵桓暴毙?他们乞求赵桓别心情不好,将他们贬到岭南就不错了。

这也难怪嘉靖、万历这些皇帝都不爱看奏折。

赵桓的感受就是,大部分札子都毫无营养,纯属浪费生命。

不过在这些废话连篇的奏折里,赵桓也能分析出一些有用信息。

那就是神武右军在江南的平叛十分顺利。基本上奏折里都不怎么提叛军,各位大臣提到比较多的是群盗、暴民。

已经是五月末,神武右军迟迟未归,就是在南方平定散乱各处的群盗。

而赵构这会儿已经逃到大海上了,正在遥控指挥士大夫们继续抵抗。不过兵败如山倒,一战覆灭了十四万主力军队,这些士大夫们仓促间实在组织不起多少叛军。

这个小朝廷不得不给各地的群盗许诺各种官职,例如在道州、贺州的曹成, 拥众十余万人,已经被封到了南昌郡王、镇南、宁国、宁远三镇节度使、太保、荆襄、江东诸路诏讨使、枢密使。

曹成风头之盛,哪怕在东京都有所耳闻。岳飞为了平息后方物议, 不得不派出了军中第一猛将张宪亲自率军过去讨平。

赵桓整理思路间,一名身穿淡青色衣裙的少女走进大殿,端端正正的向赵桓拜了个万福,说道:“金儿拜见大哥。”

软糯的声音令赵桓浮躁的心情都有所平复,赵桓抬头看了一眼这位贤福帝姬,与印象中骄纵的公主不同,她眉眼十分青涩,很显然才刚刚加笈。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

内侍已经提前向赵桓介绍了赵金儿的排行,所以赵桓平静的开口问道:“二十七姐免礼,今日有何事情要见朕?”

赵金儿没有赵桓这么生冷,声音带着软糯,说道:“大哥,金儿今日是想找大哥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