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狗子不太乐意地互相看了看,默默退后两步,蹲坐下去。
黎下和怀江从西寨门出来,过了风回桥,沿着两个山丘之间的低洼向西走了大概五百米,黎下看到码的整整齐齐的大树、小树和各种不同型号的木箱。
黎下说:“待会儿记着让沈厚仁和贡宝在天亮前把这些东西往西转移至少两个山头,万一有村民进来,去不了那么远。”
三卡车树和木箱跟二十个超长笼车的货物比是很少,但在一般人眼里还是很多,并且不管是搬动还是栽种,在山上都不容易,黎下不想因为有热心村民帮忙拖慢栽树的速度。
怀江:“好的吃……,好的老板。”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走到7号山头时,怀江指着北面12号和6号、7号山头之间的低洼处说:“老板,我觉得那里应该有个湖,面积不用太大,三百亩左右就好。
我们还需要一条小溪,一条流经每个山头的小溪,山上光有树没有水,不够灵动。北方河流比较少,整体偏干旱,流动的溪水会带给人极大的幸福感。”
黎下说:“预算不够。”
一条流经各个山头的小溪,三十公里都未必打得住,而以风景取胜的农庄,小溪肯定不能从裸露的山石泥土中直接流过,浑浊的小溪没什么美感,还不如不要,所以,如果要弄小溪,就得人工打造一条漂亮的河道,这笔钱太大。
黎下手里有钱,但不能乱花,农庄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是沈厚仁这四十车树苗,对一般人而言,就是个天文数字,而近两千亩种植园里的树,四十车可拉不完,超长的大笼车也不行。
黎下原本的计划是分五年完成农庄的树木栽种,前三年每年种两万到两万五千棵,其中果树五千棵,等果树结果生钱,他就可以大量购买他心目中纯粹的景观树种,把农庄的景色一下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