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风回农庄 一叶苇 860 字 11个月前

黎下刚和人说了没一会儿,就看到黎忱扛着把铁锨跑过来,看到黎下和大祭岭的几位长辈在说话,她懂事地指指对面,就跑了过去。

黎下偷空看了一眼,发现他的颜狗妹妹果然凑到易眠那边去了,干的特别起劲。

植树现场,沈厚仁、贡宝、易眠一边干活,一边不停地在心里抱怨,他们几个两小时就能搞定的事,为了不被人怀疑进而被拉走切片,不但要折腾三天,还要花钱,三辆车三天两万一,冤死了。

东区暂时不种果树,靠近大祭岭这段也不让停车,所以从大祭岭向北七公里的公路东侧,没有设置篱笆带,栽的树和停车场那边差不多,只是洋槐树稍微多一点。

大祭岭一带可食用的野菜种类很多,但干化储存后依然美味的很少,洋槐花是个例外,焯水后再晾干的槐花,到了秋冬季节用温水泡开,不管是做包子还是饺子,都很好吃。

而且洋槐树秋天叶子变色后也很漂亮,黎下就让多种了些,要不到冬天就没有野菜供应普通游客的日常用餐了。

农庄的几位员工憋着一口气,一下干到一点多,才在黎下的强硬命令下去吃饭。

等饭的时候,怀江告诉黎下,落凤村那边刚给他发了信息,马车已经上漆完毕,后天就能装车运输了,他们怕运输公司的人偷梁换柱,让农庄过去一个人全程押运。

黎下问:“谁去?”

怀江说:“人家都是技术流,这种杂活,肯定是我这个什么都不会的去了。”

黎下笑着说:“易眠,订机票吧。”

落凤村在青海省的大山里,怀江五年前在西部旅游时,在那个山高路险,交通只能靠驴驼马拉的山村住过半个月,和村公所所长傅安成了朋友。

怀江到农庄的第三天,知道黎下不想让汽车靠近农庄和大祭岭,决定用原始的马车接送游客后,马上给傅安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购买马、驴、牛,同时请他帮忙找那边的传统手艺人给制作马车。

傅安很给力,一个多月时间,就把牲口和马车都安置好了。

易眠的电脑里存着农庄全体人员的身份证,三分钟机票搞定,明天早上九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