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御总算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总资产到100万,才能开启系统的3.0阶段。
主线任务不管从哪个角度想,都很烧钱。
实验室不值钱,里面研究出的相关产物,才比较值钱。
而要证明这个东西属于你,就会有写不完的论文,查不完的重,做不完的实验……
在没有老师带领,自己一个人摸索的情况下,想做出什么成绩,是很不现实的。
科研的门槛很高,注定是属于少数人的道路。
一般情况下,普通人想搞科研,只需要高考600分起步,再选相关性较强的专业,稳定保持年级前几的成绩,等到大三大四的时候,就有机会接触科研了。
除了这条道路外,华国也有很多“民间科学家”。
只是在学术界里,“民科”是带有贬义色彩的。
毕竟大多民科,至今仍然在研究什么永动机或者试图推翻牛顿力学。
不少华国科研人员自称“科研狗”,学了一肚子知识,是外界人人敬仰的学霸,但在实验室却经常被导师骂得狗血喷头。
科研狗的血统,也要看跟着的导师。
如果导师是业界大牛,那他们就是血统纯正的名种狗;导师没什么成绩,那他们就是普通工作犬。
科研界是残酷的。
知识壁垒造成的碾压宛如天堑,有些人穷其一生,也不过碌碌无为。
乔御难得地感觉到了一些头疼:“不办证的实验室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