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的制片表现的尤为兴奋,他本就一直在关注,业内的新技术与新风向;
自然知道顾氏旗下的科技公司,最近有一项新技术获了奖。
只是在他想来,那还只是偏向于理论的成果。
业内人都知道,一项技术若是想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
不仅如此,只有实际应用还不行,从简单应用,到落实到生产线上,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制片是真的没有想到,他们一个小剧组真的能搭上这虚幻的东风。
若非要举个例子,那就像是不小心流落到小渔村的人,突然听人指着画里的游轮说:
“一会儿它要来到这里,你可以顺便蹭一程。”
原本以为只位于书面上的技术,如今已经有了可应用的产品,这不就像是纸片游轮,变身成了真实的吗?
不仅如此,这辆大船,还愿意载他们一程,简直是做梦都要哭出来的好事!
当然,这事并不是没有风险的,毕竟新技术的应用,大家都还没见过成果,谁知道是好是赖呢?
但这就跟乘坐游轮,还要担心它撞上冰川一样,虽有可能,但能够上船已经足够幸运,真没必要有多余的担心。
毕竟,谁还没有个两手准备呢?
几乎是在林临告知了这个消息后的几分钟内,制片就摆正了自己的心态;
然后他调整了一个最和善的语气,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只要与顾氏旗下的科技公司搭上线,那就对以后的发展有利无弊。
与此同时,李导也告诉林临,如果有了这般强力的后期加盟,那他们完全可以选择边播边拍的模式。
林临对于这种模式,还并不是很熟悉,于是就多问了两句。
李导说,其实,现如今大约已经能剪出二十几集的量。
说是边拍边播,其实需要拍的,也只剩下一些收尾和零碎的剧情;
即使改变了播出模式,剩余的剧情也不会再因大众的评论而大改。
林临点头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
“李导,那我们的宣传工作是不是该做起来了?”
李导闻言点了点头,“其实宣传组已经开始了,过段时间正式拍完后,就轮到你们几个主演了。”
林临已经参与过了两部剧的宣传工作,虽然《兔子灯》和《天下》的性质不同,但宣传的根本,却是一致的。
因此,他对此还算是有了解,知道若是宣传工作太过匆忙的话,可能起不到足够的效果。
所以林临提出了另外一种建议。
“李导,您看这样行不行,如今剧组中几个主演的戏份都不多了,索性我们分批进行集中拍摄;
一个主演杀青后,就可以去参加宣传工作;
等到下一个演员杀青,又可以加入其中,从而扩大宣传面。”
李导对于几个主演的戏份,自然是心中有数,在衡量了一番后,觉得确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