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程仲瑜这边出了个小插曲。

因为其中有一道题,正是“农”。

程仲瑜种了几个月的田,每日足有七八个时辰都在田地里,见到这样的题目,一时感慨,提笔成文,竟洋洋洒洒写下了几千言的《劝农书》。

甚至一度震惊了考官。

都传到了永嘉帝那儿去了。

那几日早朝,程老尚书走路都是飘着的。

随后就是批改。

依旧由主考官张泰初主持。

批改卷子之前,张泰初其实已经心中有底了。

毕竟程铭韫的孙儿程仲瑜那《劝农书》太过惊人,考虑到他去年顺天府乡试第二名的成绩,若无意外,本次顺天府解元就是他了。

然后张泰初就被其他考官递上来的一份回答了所有题目的答卷糊了一脸。

关键,前面特么全对啊。

答之有言,贴合要点。

张泰初敢保证,就算让朝堂里其他大臣来回答,都未必能做到这份考卷的一半好。

因为术业有专攻啊。

因为不同的大臣治经的学问方向不一样啊。

否则朝堂也不会有派别之分了,各书院、各地方也不会有流派之说了。

张泰初觉得有些头晕。

然后他看向了第三场的答卷。

瞬间就被改土归流四个字吸引住了。

这……此人竟然与他的观点不谋而合。

张泰初将此题作为试题也是有他的私心的。

实际上改土归流一直在少部分推行,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直被搁置罢了。

张泰初一时感慨万千。

此文对于改土归流。

锐气十足。

但也写出了张泰初心中所想。

再看向这份卷子的其他题目的时候,越看越欢喜。

他年岁大了,年长者最喜欢稳重的年轻人。

此卷所有回答全都四平八稳,回答的格式更是顺畅。

张泰初将答卷放下。

这一次的解元,怕是要请圣上做主了。

虽是如此,但张泰初却也明白,这头名会是哪一份答卷了。

倒是程家的小子,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