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于是他的嫉妒越发不可控制起来。”

“嗯。”

第312章 偷心(21)

虽然帝韶景说的确实是原剧情中该有的情节,眼下的结果也确实跟原剧情中相差不大。

但更重要的原因帝韶景没有告诉何固,这是背后的人想要看到的结果。不管帝韶景怎么提前预防,最后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关于这一点,就算告诉何固,现在的何固也不能理解,更帮不了什么忙。反而还有可能给他带来危险。

因此帝韶景只是将原剧本告诉了何固,而且也确实是眼前的事实。只是何固想要证实帝韶景的话是真实的,就必须找到一直潜藏在暗处的邵潜。

就连帝韶景都不清楚邵潜到底藏在哪里,何固未必就能找到。

帝韶景心中有一个猜测,如果背后之人的目的是让他跟何固自相残杀的话,那么邵潜就绝对不会轻易露出马脚。不仅如此,接下来恐怕还会出现更多对他不利的消息和证据。

只是现在何固明显是更相信他,这也就意味着,最后何固会跟他自相残杀的几率很低。

可如果真的是这样,背后之人的目的就无法达成。

帝韶景不由地想到,如果真的是这样,背后之人会不会亲自出手?到时候是不是就会亲自现身?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帝韶景都想赌一把。

……

事情的发展正如帝韶景所料的那般,之后的几天里,陆陆续续出现一些线索和证据,都指向犯人是邵景。

其他人觉得这是案情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可看在何固的眼中就只剩下蹊跷。这些线索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可正是因为没有什么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为什么之前他们调查的时候,却没有发现这些线索?邵景这一被抓进来,这些线索就不断地出现。难不成他们衙门之前办事的人都是瞎子吗?这么明显的线索之前没有发现,到现在才发现?

别说何固了,但凡有点脑子的都觉得蹊跷。

但衙门内不是谁都有脑子的,或者说愿意长脑子的。不少人其实根本懒得思考真相到底是什么,他们追求的只是赶紧破案。眼下,要证据有了,要线索也有了,就连犯人都已经收监了,这不就意味着可以破案了吗?还有什么好查的呢?

再加上有心人的撺掇,或许是为了能够早点结案,又或者是为了其他什么的。总之,衙门里半数以上的人都觉得,案子到了这一步就可以结案了。

大概不希望这么快结案的就只有何固。

“大人!这件案子还有很多疑点没有查清楚,就这么结案是不是太草率了?”

县令看向何固,头疼得厉害。何固虽然只是个捕头,但是在县衙的地位其实很**,有时候就连他这个县令都管不了何固。这次的案子是何固负责的没错,但是案子查到现在这个地步,按理说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查下去。

可是何固非是不信那个邵景就是犯人,还执意要给邵景翻案。

可是这怎么翻?证据确凿的案子还能怎么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