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起兵打回来了。
如今京畿三州都落入了永安王手中,一旦起兵,拿下上京只是时间问题。
京中权贵官员担忧着前程,坊间百姓却是欢呼着,巴不得永安王早日打回上京, 改朝换代。
反观矛头直指的?皇帝, 却是一连数日没有?动静。
求见的?文武百官一茬接着一茬, 他却全部拒了,整日待在宫中,仿佛对外头的一切一无所觉。
如此僵持数日, 冀州已经在点兵备战,而这?个时候, 皇帝才命令常侍崔僖持了一封圣旨当朝宣读, 那圣旨乃是一道征兵的旨意, 命兵部下发征兵令,征集人手抵抗永安王接下来的攻势。
圣旨一出,满朝哗然,一众朝臣都暗中猜测皇帝莫不是已经疯了。
过了这?么些时日才想起来征兵?
先?别说能不能征集到足够的?兵力了,以皇帝以及先帝如今的?名声, 在这灾年再强行征兵,恐怕只会引起阵前哗变。
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此事传到民间,李踪的?“昏君”之?名又上一层楼。
无数文人撰文讽刺,无数百姓唾骂。
圣旨传下去,却根本无人执行。兵部尚书戚邵直接摘了官帽扔到地上,怒声道:“这?兵部尚书的位置谁爱坐谁坐,老子不干了。”
他想这么干很久了。
武将崇尚的?是实力,六部当中当属兵部最亲近永安王,与北疆打交道也最多。自从戚邵知晓了皇帝对永安王的?所作所为之后,这?口气就一直憋到现在。
为人臣者,可为君分忧,可为民肝脑涂地。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君主贤明,值得他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