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这话倒说得聪明。

聪明得不像是他自己一个人能琢磨出来的主意。

司马懿眼珠一转便能猜到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却也不加点破,只称赞一声“陛下英明”。

夸完了,两道清朗的长眉微抬,神情风轻云淡地补问一句:“那么,陛下要如何处理臣呢?”

出兵相府总是要给个交代的。

这口黑锅可不能扣在他一人头上。

许是司马懿今日的乖顺令曹丕念起了旧情,这位年轻的帝王也不徐不疾地勾起唇角,注视着这位扶他走上帝位的老臣道:“此事究竟是临淄侯狂妄无度惹出来的祸,孤既已宽恕了他,想必也无人会再追究此事。”

言外之意,此事便这样揭过一篇,令其成一悬案,皆大欢喜。

司马懿已恢复平静的眼上,却霎时罩上一重阴云,只遮在低垂的眼睫后,令稚嫩些的曹丕看了漏了去。

今日不追究,来日呢?

只怕等曹丕准备彻底与他翻脸的时候,此事便会被第一个牵扯出来清算。到时候他司马懿才算是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既然如此,他可不得不防。

第一个必须灭迹的,就是那数次与他作对、知道太多的吴地巫医!

心头无数的念头如急电闪过,他轻一眨眼,神色复旧,只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便暂且安家不出。”

……

李隐舟在相府权且小住了一段时日。

等到曹植再被封为安乡侯、邑八百户的消息传来,邺城已落了一冬的雪。黢黑扭折的枝桠上冰雪深覆,经风一拂,暗有幽香。往细了看去,才见雪中掩着一朵朵精致小巧的梅花。

宇篁馆外的竹林也积了一梢的雪,压得翠绿的枝叶重重弯下,李隐舟伸手拂开积雪,便听背后簌簌踏雪的声音,曹植的声音清朗极了:“未想与先生为敌十载,能有今日的际遇,想来还未答谢先生点化。”

此行北上本也不是来管闲事的,没想到接人不成,顺手做了件好事。

李隐舟暗诽一句,也不抖露实情,只道:“谢也不必,只要安乡侯能照拂庶弟,某便感激不尽。”

联想此前李隐舟与环夫人对望的一眼,曹植有些了然于胸地一笑:“庶弟孱幼,孤自当照拂,先生放心。”

得其承诺,此行也算不虚,李隐舟不打算长留邺城,便干脆与他道别:“某去家已久,该回程了。”

曹植颇觉怅然:“还未开春,先生急着回去?”

春未至,可空气中隐然密布的那股硝烟已悄然传来鼻尖。

白衣渡江之战已过了一年有余,在关羽之死的催化下,刘备对孙权、对江东的怨恨已烧至鼎沸,蜀吴之间注定的那场大战在漫天的飞雪中已悄然揭开大幕。

他点一点头:“是,刻不容缓。”

他如此执着,曹植也不便多留,着了几位亲信士兵送他出城回吴。

一至渡口。

李隐舟刚踩上船板的脚步一顿。

随行的士兵有些不解地顾盼:“怎么了,先生不是急着要回吴么?”

若是肯多留些时日,陪安乡侯谈诗作画也算不错,但李先生此刻凝然的眼神与紧绷的表情,显然不是想要闲谈风月的意思。

士兵的话音刚落。

只听噔、噔、噔三声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