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所有路过成乾殿的人都听到了皇上怒斥宋郢的声音,有幸灾乐祸者,有心思动摇者,有意图取而代之者。
宋郢失宠的消息,很快传遍宫掖,传到内阁时,已经变成了“四部总集工程黄了”。
傅玄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叫住一名小太监,问道:“皇上说要御驾亲征,这主意是谁给出的?”
小太监一愣,刚才他闲话说得高兴,完全没注意到傅玄就在后面,他可要给吓死了。
傅玄天生一张严肃的脸,在他的审视之下,不需要严刑拷打,也会忍不住把实话说出来。
小太监支支吾吾道:“皇、皇上自己说的,要御驾亲征,还是被宋公公给劝住的……”
傅玄微微颔首:“宋郢倒是拎得清。”
接着,他一挥手,小太监如逢大赦,匆匆跑了。
当晚,宋郢回到家中,宋伯给他冰敷额头上的淤青。
“还好没有打破,否则破了相可怎么好。”宋伯感慨道。
破了相的人是无法伺候御前的,让皇上看着碍眼。
“主子怎么也不躲一躲?”宋伯看着那么大块淤青,又心疼宋郢。
“别说傻话,挨一下至少脑袋还在。”宋郢叹道,“今日之事,别告诉凌霄,省得他担心……”
“主子唉,小公子倒是好得很,与那武亲王交情深厚,乃是福泽绵延之人,主子该为自己多做打算了。”宋伯在局外倒是看得清楚。
“我省得。”宋郢对着铜镜看了看,“这淤青明天早上能消除么?把千金膏拿出来先用上吧。”
“主子,已经拿出来了,明天早上多半好不了,要不主子趁机告假两日?别在风头上傻傻地出头啊。”宋伯提议道。
“不成,这个时候我不去,定会有人趁虚而入,宫里最不缺的就是奴才,为了自己上位,什么话都能说得出来。”宋郢揉了揉眉心,“朝局变动,就在须臾之间,决不能让皇上动了御驾亲征的心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元若帝既然动了心思,谁都劝不住,御驾亲征的念头一日强似一日,尤其是在服用过“仙丹”之后,元若帝的自信空前膨胀,身边那些奴才又只会顺着他说话。
元若七年十月底,京州城的天气仍然暖和。
一小股水寇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袭击了海边的村庄,消息传到宫里,元若帝认为这就是上天的兆示,是送到他面前的台阶。
“不可,万万不可啊,朝中不可一日无君,皇上千金之体,怎么可以为了这么一小撮水寇作乱,就亲自出征?”
朝臣们纷纷表示反对,元若帝沉下脸来。
他本来想让宋郢表态,宋郢一向能体察他的意思,应该会站在他这边说话。
但是,一想到日前宋郢的态度,元若帝又心里没谱了。
正在犹豫之时,忽有一名内阁大学士出来说话,此人一直在内阁没什么存在感,四部总集工程也没安排到他头上,他正觉得不受重用,这个时候,时机终于来了。
“臣宗如海有事启奏。”
“宗如海?”元若帝稍微想了一下,才想起来这谁,“你说吧。长话短说。”
“臣以为,皇上御驾亲征,乃是英明之举。”宗如海拜道。
“哦?”元若帝眼前一亮,总算有支持者了,“详细说说?”
宗如海虽然没什么存在感,但毕竟是翰林出身,八股排比那是一套一套的,口头上的功夫十分强劲,当下陈述出三条理由,支持皇上御驾亲征。
第一条,如今武亲王声名太盛,已经有些不太好的流言甚嚣尘上,皇上御驾亲征,那是以正视听,一方面表明了打胜仗的不是武亲王个人,而是朝廷训练出来的军队,一方面能够消灭流言,稳住民心。
第二条,四部总集工程与御驾亲征并行不悖,正所谓文治武功,互相无法代替,皇上应当兼顾,而不是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