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步可以在软件里计算,盛明安懒得输入,直接写下结果。
剩下一小部分网友本来要走,看到他开始做题不由停下来继续观看,里头还有网友在外开直播贴,同时直播盛明安和布雷克的擂台赛。
他在帖子里点评:[安开始动手……中规中矩吧,没有太大问题但也不出彩,速度比普通的雷达工程专业学生快一点,不是大神的级别。]
[还是比不上布雷克。布雷克的速度太快了,他的数学模型推导进行到中途,我打赌他在11点钟到来时就能建立数学模型!]
[至于安,也许他可以在1点之前完成数学模型的建立。]
赵达也在观看,他看法和大多数人一样。
现在是10点,盛明安才刚开始SAR对地探测中心点坐标的求解,接下来还有数学模型推导和建立,完成这一部分区域模型后,还需要考虑到受干扰情况,即建立干扰机对目标有效掩护区模型。
这部分才真正具备技术难度。
果不其然,布雷克在12点到来前完成了全部的SAR对地探测区域模型和一小部分干扰机掩护模型,而盛明安还在建立对地探测的数学模型。
时间过去一半,除非盛明安突然提速超车,否则胜负已定!
观看了三个小时,很多人已经开始感到疲惫,评论减少,但奇怪的是没有多少人离开,或许是他们觉得在胜负已定的情况下,盛明安还那么不焦不躁、有条不紊的继续让他们感同身受。
因为雷达工程就是这么无聊枯燥啊。
事实上不管是雷达工程还是其他科研专业都是相同的无聊枯燥而且复杂高深,每天耗费数十个小时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过程还会不停的‘error’、‘error’、‘error’!更可怕的是你完全不知道哪里‘error’!
简直令人崩溃!
[等等——我有个惊人的发现,不知该不该说。]
[我也——我刚才就想说——]
[安全程没有出过错!!]
[艹!抢我话的碧池!]
赵达直起身,忽然来了精神,全神贯注盯着盛明安的建模直播过程,死死盯住十几分钟后,终于惊骇地吞了吞口水直呼:“卧槽!卧槽!”
“全程没有出错是什么概念?”
零失误啊!
就是布雷克也在计算过程出了错误必须推翻重新建模,而盛明安速度虽慢,却没有出错!
[废话!那么慢的速度,换我也不会出错!]
[速度快难免出错有什么问题?速度慢有时间思索所以不出错有什么问题?]
[一看你就不是雷达工程专业的,你上去既要学会运用方程式、脑子里还得有个大概的雷达工作的三维立体图,然后你还必须考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干扰波并将它们找出来。在这个庞大的构建过程中,没有任何出错,你觉得可能吗?]
[任何科研成果,必定是经过无数次错误的经验得来。]
[那有什么用?时间过去一半,布雷克可是领先一大截。]
[你们没有发现吗?安的速度在提高!有一些算数,他直接跳过,或者直接给出来,比电脑计算还快!]
此言一出,立刻吸引一大波网友围观。
原本呈现死水一样的直播忽然像沸腾的热水,评论区迅速活了过来,已经有人开始全程录屏,打算到时搬运到油管。
赵达也忍不住录屏,他是全程观看两人的对比,所以比其他人更了解盛明安仿真建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