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的电脑忽然发出铃声,惊醒奋笔疾书中的盛明安,他抬头,想起虚拟课堂开放便点进去,瞥见左下角密密麻麻的评论和两千多的人数。
上午才一千多,下午就飙升到了两千多?
盛明安惊讶了一瞬,用英文解释:“还在计算。稍等。”
言罢,他便埋头继续。
在线网友看不到他计算的过程,感觉有些焦急,不过没有打扰,因为他们知道灵光乍现对科研人员而言,无比珍贵!
盛明安还在推算,在线网友和论坛贴里的人们也在激烈地讨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虚拟课堂再关闭、又开启,白天变黑夜,城市的灯光亮起,当时针指向‘9’的钟声响起,盛明安放下笔。
深呼吸,呼出。
“结束了。”
“在哈桑、乔伊提出来的基于光束偏转扫描式带宽OPCPA获取高功率激光输出物理模型的方案上,解决上午我提出的放大器、OPA信号光等问题。”
“现在,欢迎提问。”
话音一落,系统公告栏立刻出现第一组提出质疑:“怎么降低一定数值内的增益?”
盛明安:“撤掉ND:glass。增益数值和ND:glass有一个对应公式。”
接着是第二组、第三组……
“光栅损伤问题解决办法?”、“请问空间自聚焦效应……”
七嘴八舌,不绝于缕。
质疑环节直到深夜十一点,而盛明安回答了所有的质疑,全程不疾不徐,条理清晰,而且言之有物。
弹幕评论出现停滞,论坛之外的全球各个光学系研究激光这一块的青年学者们伏案疾书,或发现新问题而眼前一亮、兴冲冲提出质问,或惊叹于盛明安谨慎的思路和严谨的算法。
CPA贴里,年轻的学者们发出热烈的讨论。
而最终所有热烈的讨论归于平静,像尘埃在空中循着固定轨迹运动般无声。
无声过后,便是喝彩。
可惜掌声不能被听到,否则盛明安一定能听到雷鸣般的鼓掌,来自于全球各地围观了这场精彩的科研物模建立的青年学者们,由衷的尊敬与欢呼。
旁观一整天的鲍伯由轻蔑到敬佩:“精彩!”
他翻看录屏,遗憾安的个人信息实在太少,而以他现如今的成就其实还不够格登上科学探索频道和科学周刊正刊。
不过或许能在青年物理学者的版块给予三句话的介绍。
没办法,谁让安没有更优秀的科研成果。
而科学探索频道通常只会一句话带过LRs物理学者研讨会,不可能给予太多篇幅。
鲍伯之所以关注该研讨会,是因为他们在广撒网。
假如哪个被关注过的青年学者将来获得世界级别的物理学奖,那么作为最早报道的他就是挖掘天才的伯乐!
金德民情绪激动,不知为何,就觉得在无数质疑包围下却从容回应的盛明安,像个杀出重围的侠客,以知识为利刃,高高举起、轻飘飘落下,却无人敢质疑其中的重量。
他决定要以安为毕业论文的主人公,深层剖析华国青年科研学者!
但在此之前,金德民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今天激动人心的一幕!
他连夜剪辑录屏,配以激烈热血的bgm,剪辑出不亚于英雄大片的视频,满怀期待放到油管,结果点击率平平,还被嘲讽做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