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东北这地方冷的厉害,冬天就有半年之久,除了开春跟深秋,起码要冰封四个月,这四个月里,青菜寥寥无几,有的人家会在窗台上弄个长槽子,撒点土,载上点蒜头,吃蒜苗。

或者是小葱,香菜之类的,这就算是青菜了。

百姓们吃的最多的就是酸菜、白菜、土豆、萝卜这种可以长期储存的蔬菜,或者发点绿豆芽,买两块豆腐,就算是换个口味了。

?江湖最爱的杀猪烩菜,就在老家那里!

第289章 钊王变昭王

“那这样的赏赐,给两个王府的确是够了,我再加上点皮子和布匹,看着光鲜一些。”王旭有些难以启齿,他想问,这三车东西价值几何?

“你别想那么多。”赵仁河却道:“直接拿去就是,不要钱的,这在夏天,一吊铜钱能买一大车。”

“可现在不是夏天啊!”王旭苦笑道:“我不能这么占你便宜,被九殿下知道了,我就惨了。”

“拉倒吧,你要给钱就生分了。”赵仁河道:“我跟你们可不客气。”

王旭只好跟九殿下说了,李钊想了想:“给京里头,送一份,多一些,弄得好一点。”

“这……行吗?”王旭犯愁了:“这千里迢迢的?”

虽然说东北离京城不远,可也有段距离,一路上颠颠簸簸,能行吗?

“千里迢迢的才显示出我的孝心。”九殿下淡淡的道:“只送西瓜跟香瓜。”

没有人知道,他的好父皇,是喜欢吃西瓜跟香瓜的人。

皇帝不能有太明显的喜好,但是母后跟父皇过了一辈子,自然知道他的一些小习惯,爱吃,就是一个习惯。

但是又不能被人说贪吃。

所以,每次父皇去母后那里,才会放开了吃西瓜,吃香瓜,母后就吃别的水果,这样的话,缺少的水果一样多,也就没人知道,父皇爱吃什么了。

“这不太好,不如照样来双份的吧?”王旭道:“单送两个的东西,不太合适。”

“你看着办。”九殿下低头看图纸。

他已经霸占了赵仁河的书房,看的是赵仁河这个新家的图纸,设计的很别致,不止有地龙,火墙,还有下水道,这个下水道不能直通城外,但是下水道出口那里,昼夜都有人牵着马车,接脏水,往外运送。

还有赵仁河那个窗户,设计的很好,花不了多少钱,却能让屋里头亮亮堂堂的,还能在屋里头看到外面。

夏日里直接卸下去,蒙上纱窗,防蚊虫。

温泉庄子那里的大棚设计的也很有趣,是斜坡的,里头种植的西瓜和香瓜,还有黄瓜,竟然都是吊秧儿。

他不是不知道农桑的纨绔子弟,从打六岁起,每年都要跟父皇屁股后头下田耕作,每年的勤耕礼,都是父皇带着他们一群男孩子去干活儿。

而每年的桑蚕礼,都是母后带着一群妃子公主的在养蚕织布,实际上那点蚕吐得蚕丝,也就能织个手帕。

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种植方式,吊秧儿的,一棵秧子上,会结个三五个瓜,平时就算是爬蔓的种植方式,也不一定有三五个瓜这样,一般有一两个就挺好了,虽然味道不是很正宗,但是大冬天的吃这个,是一种奢侈。

想到这里,他就顺手,拿了一小根黄瓜啃,赵仁河说这是什么水果黄瓜。

不当菜吃,当水果吃,只有巴掌大的小黄瓜,每天都给他提供一盘,大概是六七根。

还有只有龙眼大小的西红柿,小巧玲珑的,更有草莓这种少见的东西。

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倒腾出来的,这些天吃饭,也是花样百出,甚至还有南边的菜肴,东边来的海物,红烧刀鱼,干炸带鱼,番茄鲭鱼。

总之,这段时间的饭菜是花样百出,其实九殿下也吃的非常开心,只是他不说而已。

赵仁河十几车给九殿下准备的礼物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