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蓝蓝翻了个白眼,“人家在自己国家当公主当得好好的,干嘛千里迢迢嫁来大业?”
“柴娘子有所不知,我听祖父说,那些小国地处偏远,缺衣少食的,虽是公主,日子过得还不如大业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好。”
说话的是户部尚书的孙女,天天梦想着嫁给二皇子,做皇后。
柴蓝蓝懒得跟她废话,推了推李玺,“十个名额给我一个,我也要去鸿胪寺。凭什么男学生能去,我就不能?”
李玺正在啃柿子,可甜了,被她一推,摔在地上,烂了。
“赔我柿子。”书昀兄一大早骑着马去乐游原,亲手给他摘的!
“赔赔赔,这事办成了,赔你一筐!”
那也比不上书昀兄摘的一颗!
李玺把这一柿之仇记在小本本上,杵了杵同样在吃柿子的李木槿,“柴呱呱要去鸿胪寺,你去不?”
“我干嘛去?我又不会弹琴唱曲。”
李玺皱眉,看向柴蓝蓝,“你去鸿胪寺是想弹琴唱曲?在大宴上给那些外邦使臣表演?”
“不然呢?难不成我还能当个官,跟我祖父一起接待那些公主王子吗?”
李玺挑眉,为何不能?
户部尚书家的小娘子悄悄扯了扯柴蓝蓝,小声说:“柴娘子,还是算了。国子学已经安排了编钟表演,都是男学生,咱们女子就不要掺和了……”
说着,看了李玺一眼,语气中不乏埋怨:“前不久才出了福宁县主的事,全长安的贵女名声都被带累了,若再有人跑到中秋宴上抛头露面,咱们就真嫁不出去了。”
李玺的脸当即拉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注]:从秦汉到南北朝日本国官方称为“倭”,一般叫“倭国”,民间有“扶桑”、“东瀛”等叫法,但不是官方统称。至唐代,中国始称“倭”为“日本”。
——这篇文地名称谓大体参考唐朝。
79、青史留名
这根刺,终究有人挑出来了。
这些天,世家后宅茶余饭后,不知说了多少闲话。有这种想法的,绝不只是户部尚书的小孙女一个人。
李玺扯了扯嘴角,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这位小娘子不过十四五岁,生得娇娇弱弱,一看就是连大声话都没听过一句的,瞧见李玺这模样,吓得直往柴蓝蓝身后躲。
不过,她找错人了。
柴蓝蓝现在和李玺站一条线。
尤其是,这位小娘子刚刚还损了李云萝。
柴蓝蓝把人往前一扯,冲李玺抬了抬下巴,“想骂就骂,骂哭了我给她送家里去。”
李玺就那么冷冷地笑着,说:“我从来不骂小娘子,我只会给她讲故事。”
于是,就讲了起来。
他声音干净清亮,天生带着几分笑模样,不知不觉就让小娘子们沉浸其中。
“有个小娘子叫荣荣,原本是九天之上的小仙女,生得花容月貌,心灵手巧,琴棋书画样样好。九百岁那年下凡历劫,生在了尚书家。”
崔兰心推推王荣荣,“玺哥哥说的会不会是你?”
“只是故事,与真人无关。”李玺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