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魏禹牵着,不怕摔着。
瞧着他手上的礼盒,方才反应过来,“不是臭爹给咱们赐婚的吗,怎么还给祖母和娘亲买礼物?”
魏禹卖了个关子,“很快你就知道了。”
确实很快。
迈进殿门,瞧见太后和郑嘉柔,李玺顿时懂了。
“我说臭爹怎么突然这么好心,原来是因为祖母和娘亲!”
说着,便颠颠地扑到太后膝上,“还是祖母疼我。”又看向郑嘉柔,“还有娘亲。”
完了还对李鸿做了个鬼脸。
仿若三岁半。
相比之下,魏禹就稳重多了,规规矩矩行了礼,送了礼物,然后便退到旁边,细心周到地侍奉着长辈们喝茶。
李玺像个小虫子,一会儿拱到这里,一会儿拱到那里,把礼物一样样拿出来,夸一夸,说几句俏皮话,逗得太后和郑嘉柔笑声不断。
尤其说到核桃的时候,可卖力了:“就像这样,每天拿在手里转一转,可以防止变成老糊涂……”
李鸿脸一沉。
李玺连忙补救:“书昀兄就有一对,是不是?再过两年我也要备上了……祖母和娘亲就不用了,神仙悄悄告诉我了,好看又善良的人永远十八岁!”
李鸿终究没绷住,手一抖,茶洒了。
魏禹眼疾手快地接过茶盏,又用帕子拭去他手上的水渍。
快,却不慌。
神情自然而然,没有刻意讨好。
李鸿抬着手,暗自轻叹。
娶男妃就娶男妃吧!
只当家里多了一个儿子。
大的稳重懂事,小的跳脱讨喜,也算般配。
今日是冬月初一,民间习俗,要蒸团圆糕。
李玺黏着郑嘉柔撒娇:“自打吃过母亲做的点心,全长安城的点心铺子都赚不到我一文钱了。”
郑嘉柔忍俊不禁,“那你再忍忍,回去就给你蒸。”
李玺突发奇想,“长乐宫有小厨房,让书昀兄和面,母亲捏花样,好不好?”
“我看行!”太后呵呵一笑,“几十年不进灶间了,今日我也活动活动腿脚,给你们做只叫花鸡。”
李玺眼睛亮晶晶,“是祖父给您做的那种吗?”
太后乐呵呵道:“我可比他做得好吃。”
李玺挤眉弄眼:“不然祖母辛苦一下,烤两只吧,我怕太好吃了,我会忍不住独吞一整只。”
太后笑得脸上的眉间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哄完太后,李玺又颠颠地跑到魏禹身边,叽叽咕咕地跟他讲“祖父祖母和那只叫花鸡”的故事
当年先帝还没有打下江山,只是生活在陇西的一个小庶族,太后是他的小表妹。太后刚刚及笄,两个人就迫不及待成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