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守卫类型研究计划(一)

龙巢暴君 南非巨头 1129 字 2022-11-09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兽类。

毕竟地面上争夺霸主的,主要就是合弓纲和蜥形纲的后代,大型化的,也基本都是这两家的后代。

从演化的角度,从海洋跑到陆地上最大的困难,除了呼吸和食物之外,还有就是大型化的重力负担。

需要足够强大的内部结构支撑,才能不然自己的身体垮掉。

但是,大型化之后,相对的迟缓就会伴随出现,地行想要足够巨大但是不影响敏捷的体态结构。

细分的话,“巨龙”就算了,容易混淆,叫山龙种或许比较好,山脉和大地的关系不用说,听到山,也往往能够联想到巨大。

第二个方向,就是以地下生活能力。

挖掘能力,往往需要的是前肢或者头部作为器官部位,充当挖掘工具。

挖掘的动作嘛,以最粗糙的描述来说,就是插进去、翘起来,刨出来这三个动作。

结合在一起,也可以与前肢攻击特化、爪子特化的研究方向。

“灵活性”的概念说到底,与“通用”有很多重合。

特化往往代表着失去灵活性。

尽量保证灵活性的情况下,增加攻击性就好了。

地行自己需要的,到“爪子保证灵活,在特化了攻击性的情况下,附带挖掘能力”的地步就好。

除了挖掘能力之外,还有视觉以外的其他感知方式,特别是无光环境。

之前虽然也说了能量相关的感知,但是这个能力他现在就有了。

不过,就算有了,也不代表不需要研究,一个版本是第一线,不代表时时刻刻都是第一线。

在奇幻世界,很可能有各种人工干预演化方向,比如什么用魔法直接制造出生命的方法,万一自己不小心落后,那就糟糕了。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都是地下生活可以探索的方向。

这个方向如果未来壮大,那就叫还没想好,到时候再说。

第三类,则是以节肢动物的各种方向为演化方向的恐龙,没想到好的名字,关键字组合吧,节龙又容易让人想到某海王龙,叫盾龙吧,又容易让人想到某群甲龙或者更大范围的结节龙群。

不过,他本身比较倾向于“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