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传天下,问罪张绣!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3176 字 3个月前

很多人靠吃人肉维系,手里缺乏武器,花了很多天的时间,才制造木筏、船只,结果因质量不过关,在河中一个大浪就死伤无数,不知多少人葬身在了黄河里。

袁绍虽然知道他们的存在,可一来大量器械都在官渡没有带回来,二来后方叛乱,需要大量调兵镇压,实在腾不出人手前去帮助那些被放回来的俘虏。

甚至就连他自己,也病倒在了床上,冀州群龙无首,乱成一团。

于是这二百公里的路,八万人走了将近半个月,等好不容易回到黎阳的时候,这些人就只剩下不到三万。

原本他们还满心期待着袁绍能够大发慈悲,派人来黎阳接应他们,给予他们粮食活下去。

可是袁绍也自顾不暇,冀州内乱不止,粮草焚烧殆尽,又要去各地调集粮草和兵力镇压叛乱,再加上他本人病倒,时常昏沉,使得当他们到黎阳时,什么都没有见到。

这三万残兵便又如蝗虫一样,密密麻麻,席卷了整个黎阳县,县城被占据,百姓多遭杀戮,魏郡南面的黎阳、内黄、繁阳、阴安等地俱为震荡。

大将军府邸内,后院小筑袁绍卧室,屋中药香扑鼻,各类香料和草药的味道杂糅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奇特的芬芳。

官渡惨败以至于令袁绍心力交瘁,回来后就病倒了,各路谋士将领白日就已经来探望过,当时袁绍的病情其实好了很多,但他不想跟他们多交谈,佯装昏迷,稍微睡了一觉。

到傍晚的时候,他精神头就恢复了不少。

最近几日,他是整夜睡不着觉,白天又昏昏欲睡,心力交瘁,激愤难安,半月下来,五十岁的年纪,仿佛苍老了十岁,头发肉眼可见的发白,已是变成了银灰相间的模样。

刘夫人和袁尚在探望之后也走了,下人来报,说是沮授求见。

历史上沮授在袁营被攻破后来不及逃跑被俘虏,然后曹操就劝他投降,他不听从,最终准备逃走的时候事败被杀。

但如今曹操刚俘虏了袁军,就听说沈晨袭击了许都,哪还顾得上他?

乱军当中,有将领骑马北跑的时候,发现了沮授,就顺便把他一起带了回来,从袁绍刚回到河北的第二日,沮授也回来了,此时过来找他。

“让他进来。”

袁绍缓缓从木塌上爬起来,倚靠着床屏。

过了片刻,沮授缓缓走进来,向他拱手说道:“明公。”

“嗯。”

袁绍点点头:“如何?”

“已经新募集了数万士兵,高干也回了冀州,正奔赴平叛。”

“黎阳呢?”

“蒋义渠已经去了,希望能安抚将士们。”

“唔......”

袁绍应了声,屋内就沉默了下来。

“唉.....”

过了好一会儿,他又幽幽叹息道:“是孤对不起他们。”

“明公。”

沮授拱手真诚劝道:“几战失利,并不足以定大局,明公虽心中烦恼,但不能就此一蹶不振,还请振奋才是。”

“孤十余万精锐南下,竟一战而大败,现在全城百姓皆哭嚎,我还有什么脸面呢?”

袁绍脸上露出悲伤的神情,那些哭声随着风传入他的大将军府邸,声声都带着凄厉与绝望,又怎么能不让他羞愧难当?

沮授说道:“明公可知道最新传来的消息?”

“什么消息?”

“左将军与一位叫沈晨的少年,猛攻许都,引发大火,城池都被烧了!”

“什么?”

袁绍大惊道:“曹操如何了?”

沮授答道:“他并无大碍,据说星夜疾驰回许都救火,但许都已是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可惜了。”

袁绍叹道:“若是曹操死了,孤就能安枕而卧了。”

沮授正色道:“明公,沈晨不过是一十五岁的少年,却能三临许都,杀戮曹军何止上万?此战之后,曹操亦是精疲力竭,必然衰败,连少年人都能奋勇拼搏,明公现在犹自壮年,岂能因此而颓然呢?”

“孤......”

袁绍被沮授说得有些动容,但又想到自己葬送了冀州那么多精锐,城内城外无数士兵家眷的哭嚎犹如讨债声般摧残,让他心如刀割,面目颓然。

沮授又说道:“左将军亦不过小明公十岁,年近四十,却能屡败屡战,徐州与曹操数次争雄皆落下风,失了基业来投奔明公,屡败屡战,如今却能与沈晨一同焚烧了许都,建立不世之勋,终为天下人所知,难道明公一次败局,就自此觉得大业不成了吗?”

“嗯。”

袁绍深呼一口气,沮授的鼓励确实令他大受振奋,点点头道:“公与说得不错,连没有基业的刘备和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都能奋勇拼搏,孤坐拥四州之地,海内人望加身,岂能一蹶不振?待孤调养好身体,镇压各地叛乱,修养几年民生,再与曹操一决胜负!”

“明公英明。”

沮授大喜,拱手行礼。

而袁绍深邃的目光,却看向了窗外南方。

官渡一战。

他确实是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