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召回重臣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659 字 3个月前

头上有这位大神在,魏延自然也不敢像诸葛亮麾下那样居功自傲。

此时虽骤然成为主将,亦不敢怠慢,连忙去为关羽牵马。

关羽于是命令周仓和裴元绍为魏延左右副将,其余诸将皆安分听令,驻守合肥以及周边城池,自己带着关平走巢湖南下,坐船回襄阳。

这個时候其实沈晨那边还没有接到命令。

关中离南阳算是比较近的,差不多一千汉里的样子。而襄阳到合肥就远得太多,走长江有八百多公里,近两千汉里。

但架不住可以走水路,日夜兼程,自汉水南下,然后顺长江往东,信使坐快船几乎是以每小时二十公里以上的速度疾驰,短短四天时间就把信送到了合肥去。

不过相对而言诸葛亮和沈晨主持南方政务的三年时间里,他们在各地都筹建了信鸽基地、驿站体系,让汉中、蜀郡以及襄阳之间可以迅速通讯。

虽然长安信鸽基地还没有建立,但襄阳和宛城之间已经有了通讯,这中间就省了一些距离,宛城便立即派快马直接自武关奔向关中。

同时第三天前线的张飞就得到了从宛城来的急报,也急急忙忙赶赴襄阳。

五天后,也就是关羽得到信的第二天沈晨那边就接到了通知。

长安未央宫偏殿内。

沈晨坐在主位上正在与众人举行军议。

他占领长安已经一年了。

北伐战争是章武五年年末开始,然后他在章武六年五月攻破了长安城,之后开始经略关中。

到如今一年时间过去,沈晨从巴蜀、汉中、南阳、凉州等地迁徙百姓至关中平原,开始对已经荒无人烟的八百里秦川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开荒行动。

关中现在是地广人稀,官府没有强迁百姓,而是直接发布政令,自愿迁徙的百姓将得到官府的粮食补贴,然后免费获得大量的土地。

以一户五口来算,正常人家一户至少要耕种28亩后世市亩,40汉亩的土地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而随着占城稻的引进和沤肥技术的全面传播,生产力大大提升,如今只需要18后世市亩,26汉亩,基本上就能够让五口之家过得很好。

所以南方现在人口大大提升,特别是在取消了口赋和算赋,摊丁入亩,只收田税之后,百姓的生育欲望大大提升,加上战后婴儿潮,光去年登记造册的新生儿就达到了二十多万。

人口一多,土地资源就不足。

曹魏势力别看地盘比刘备集团小,但他们占据的是土地最好的河南河北,几乎是整个华北平原都在他们的掌控区,耕地面积还要超过刘备集团。

因此为了扩展土地,刘备不得不在南方大力发展梯田,同时不断挤压世家的田地,以缓解土地资源的压力。

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梯田开发困难,抢夺世家田地又过于得罪世家。

所以就得想别的办法。

现在关中到手,又多出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养活一二百万人口绰绰有余,自然要进行移民开垦工作。

这样不仅能让关中人口迅速得到充实,缓解南方的土地压力,同时还可以就地种粮食,为前线大军提供粮草,以后就再也不需要从汉中、南阳等地长途运粮了。

今日开会的原因是在于最近曹魏那边不老实,河东的骑兵出动,想要绕开长安防线,偷袭后方右扶风一带的军民屯田,破坏沈晨的粮食计划。

虽然这部分骑兵被赵云打退,但也不得不防。

沈晨环视众人说道:“一年准备,我们的粮草已经充足,且后方又训练出了一万多骑兵出来,兵粮足备,我欲进取河东,诸位以为如何?”

庞德大喜道:“大都督,我早就想进攻了,河东曹军屡次骚扰我们,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正该一举击破。”

“不错。”

赵云也赞同道:“大都督,河东之地无险可守,正好可以东进并州,威胁曹魏老巢。”

“嗯。”

沈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取出舆图道:“徐晃在蒲坂、朱灵在皮氏,这两个地方是大河的渡口之处,扼守险要,想强攻不易,最好是绕过去。”

旁边副将雷定看着舆图,瞪大了眼睛道:“大都督,大河那么长,就没有地方可以直接渡河的吗?”

“呵呵。”

沈晨还没说话,庞德就先笑了笑,解释道:“你没来过大河不知道,大河以东是一片山岭,山虽不高,却拦在河边,渡过去之后还得爬山,容易被敌人伏击。”

这山的位置就在后世陕西省韩城市的黄河对面,一路往下延伸至河岸,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的荣河镇以及运城临猗县的孙吉镇就在这片山脉附近。

山脉其实不高,就是一片顺着黄河岸延伸的丘陵,后世甚至山脉的西面靠近黄河河滩还有大片农田,是黄河冲积扇出来的一片平原区。

但在汉代这里还是黄河的水道,因此过河之后就直接在山脉脚下,大军和物资不好过去不谈,还有被伏击的危险。

所以当时河东与关中地区相连主要是依靠蒲坂县的蒲坂津渡口,也就是后世山西永济市西面的蒲州镇一带的黄河渡口通行。其次就是皮氏县的龙门渡口,也就是后世山西省河津市。

雷定这才明白原因。

沈晨就说道:“曹军虽占据了这两个重要渡河口,但蒲坂津南北有一百余里土地,漏洞太多,想强攻还是比较容易。我打算亲自领军,自蒲坂津渡河,引朱灵来援。庞德领一部人马,自龙门渡过河,攻打皮氏。赵云则占据华阴,威胁潼关。”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