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时机已到,今夜袭营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404 字 3个月前

恰好去年宿麦是今年五月份收割,五月份的时候汉军还未打到河南,到七月份之时,两个月的时间,足够河南曹魏官府收粮。

有了新粮,司马懿和夏侯渊的魏军粮草是非常充足的。

这也是为什么沉晨认为司马懿要是固守在河南的话,可能一两年都不一定能够打下来的原因。

所以汉军现在就算想在河南就地补充粮草,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还是需要从后方调集粮食。

随着汉军越深入,需要调集的粮草就越多,路途也更遥远。

如果汉军想短时间内打垮曹魏,兵进河北的话,后勤压力会变得巨大。如刘裕北伐的时候,也是几次差点因粮尽而撤兵。

简单来说,陈群是想利用战略纵深来拖垮南方大汉,让他们的粮草供给出现问题。最重要的是对方粮道悠长,要袭击起来也容易。只需要得手一次,对方就有可能退兵回去。

到时候曹魏未尝没有机会再收复失地。

虽然机会很渺茫。

听到陈群的分析,曹叡总算是稍微回过了一些神彩,喃喃自语道:“是了是了,我们还有反击的余地。”

“其三,陛下莫忘了并州。”

陈群笑道:“虽然车骑将军怀疑诸葛亮的骑兵已经北上了,但路途遥远,哪这么快能赶到。而车骑将军就在路上,只要仲恭能坚持一段时间,等来援军,我们就能击败沉晨,甚至还能夺回河东之地,反败为胜的可能极大。”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吧。”

曹叡茫然的目光看向西北方,并州现在已经成为双方角力的地方,沉晨舍弃河南夹击司马懿的机会直接北上,大抵也是料到了司马懿会逃走,现在司马懿也北上去救并州了,就希望他能够赶得上。

要是沉晨在司马懿赶到之前击破了母丘俭,那自然大事皆休。要是没有的话,那么司马懿配合母丘俭,加上匈奴人,或许能够给沉晨沉重一击。

双方既是猎人,也都是猎物,就看谁能够笑到最后。这场战斗决定的不是南方大汉的国运,却是曹魏的国运。

希望司马懿能够不负他的所托。

曹叡心里想着。

.....

.....

七月六日,上午食时末刻,汉军就出了营寨。

“呜呜呜呜”的号角声,“冬冬冬冬”的鼓声,以及“都都都都”尖锐的哨声响彻苍穹。

号角声音传得最大,是主帅营寨召集各部所用;而鼓声传遍各部本营,是本部校尉将领召集麾下那几千士卒所用;哨声传得最短,是各曲屯队什伍唤本队士兵所用。

这样低级军官通过哨声集合队伍,再被中级将校通过鼓声融入本校部队,最后一队队汉军士兵出营,汇聚在营外,成为了一个军队整体。

各校人数基本都在三四千人左右,列出十多个方阵,乌压压一片人海看不见尽头,在高都县城外排列出阵势。

军阵最中央就是本部主帅所,在几名将领和数百名亲卫的簇拥下,沉晨骑着马缓缓来到阵中,他的身后高高举起旗帜,那个“沉”字在风中轻轻摇曳,猎猎作响,给予所有士兵极大的士气提升。

士气这东西虚无缥缈,不像游戏当中有某个道具就能提升某种效果。

然而正如传国玉玺在秦始皇嬴政手中是天下最皇权的象征,在袁术手中却跟一块普通玉石没什么区别一样。赋予某件物品能力的并非物品本身,而是持有它的人。

要是这“沉”字军旗换做是别人持有它,大抵就达不到让所有士兵们军心亢奋,士气大振的效果,但在沉晨手里,它就是所向披靡的代名词。

此刻汉军在城外集结,人海犹如乌云压城一般,更恐怖的是汉军那么多人集结在一起,却鸦雀无声,静谧得像是夜晚碧空。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交头接耳,有的只是庄严肃穆,目不斜视地盯着前方,仿佛一群群兵马俑一样。

这就是汉军的纪律性,也是一支百战老兵带来的铁血与肃杀,非城内那些训练时间短,也几乎少有上阵杀敌的世家兵马所能够比拟。

而相比之下,那些被呼唤着陪同攻城的匈奴人就差了许多,在城池西北一角,乱七八糟的匈奴人骑兵毫无阵型地散乱立着,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呼喝不断,马匹嘶鸣,仿佛像个菜市场闹市。

母丘俭站在城楼上观望,魏军如临大敌,纷纷涌在城头,各类弓弩箭支准备妥当,每个曹魏士兵的脸上都挂满了恐惧。

几个月前他们还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训练了没两个月就被拉上战场,虽然他们是在守城,占据了地利,但这里几乎九成人以上都是第一次上战场,自然心中不安。

梁习看着外面的情况,有些担忧地说道:“将军,敌人进攻了。”

“是啊。”

母丘俭叹息道:“要是再等等就好了。”

“将士们非常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