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贰臣贼子传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384 字 3个月前

趁着这个时候,孙慈麾下的士兵就已经打开了东城门,城外的关平军在城墙上毫无阻拦的情况下,顺利入城,短短两刻钟不到的时间,就控制住了局面,刘晔和桓范也没跑多久,就被孙慈活捉,献给了关平。

“过去!”

此刻城墙之上的防务已经被汉军接管,关平身后来来往往都是汉军士兵在巡逻,城里还处于骚乱阶段,大量汉军入城接收俘虏已经清剿最后的一点残余反抗势力。

孙慈推着已经被五花大绑地刘晔和桓范二人过来,二人现在披头散发,十分狼狈,被推到关平身前之后,低着头默不作声。

关平看了二人一眼,冷笑道:“尔等也曾是汉臣,祖上世食汉禄,如今却抛弃了自己的祖宗,屈膝跪在曹魏脚下,助纣为虐,当真是禽兽不如。”

“呵。”

桓范冷笑一声道:“今尔等势大,你们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汉已四百载,合该天命更替,又有何不妥?”

关平指着桓范说道:“雅公以《尚书传家,治忠君爱国,却出了你这么个不肖子孙,我听说骠骑将军打算等将来平定天下之后,重新修史,要列出一份《贰臣贼子传,想来你们二人应该会榜上有名。”

刘晔脸色大变,说道:“沉晨不能这么做,他凭什么能决定别人的人生?”

关平笑道:“怕了?你作为汉室宗亲后裔,不思报效国家,却反助逆贼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会有今天?你放心,陛下在南方已经重新立了太庙,分修高祖与世祖庙堂,将来还会重新修葺宗室族谱,你的话,大抵将来不会姓刘了。”

刘晔呆呆地站在原地,只觉得浑身发寒。

如果说上《贰臣贼子传只是未来以后遗臭万年的话,那么开除族籍就是彻底让这个人连死后都没有了归宿。

汉时人们相信神灵和先祖,特别是祖先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地位极高,一个宗族抱团在一起凝聚力不仅仅是因为同姓同源那么简单,还有同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祖先为荣。

就连曹操临死前的遗言都在说,自己死后有灵,会愧对曹昂,就可以知道那时人们的信仰。

所以刘晔听到关平的话,就知道一旦刘禅真的重修宗室族谱,把他开除族籍,甚至强制给他改姓来羞辱他,那么他的子孙后代,恐怕都要因为他这个先祖而蒙羞了。

这就是所谓的祸及子孙!

想到这里,刘晔惊慌失措,咆孝大喊道:“你们怎么能如此对我?你们怎么能如此对我?难道尔等要枉顾人伦,连我祖宗赐下的姓氏都要更改吗?”

关平摆摆手,示意士兵们把他们拉走,还冷笑道:“跟着曹操残害自己宗族刘姓的时候,你怎么不记得自己也姓刘了呢?反正你连你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又何必在意这些?”

“尔等不得好死!”

刘晔大喊着,但士兵们已经不听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还有士兵嫌他吵一拳打在他脸上将他拉走。

关平看着被拉走的刘晔桓范以及武周、杨恪等几名曹魏将领,没有说什么劝降的话,也没有答应他们任何想投降的意思,静静地看着他们被士兵们带走。

因为现在对于大汉来说劝降不劝降以及投不投降都已经没什么意义。

大汉如日中天,他们已经不需要那些所谓的人才,曹魏大势已去,纵使白起韩信来都没什么用,更何况这些人呢?

关平只是命令士兵把刘晔和桓范以及俘虏的曹魏将领送去关羽那边,自己则占据了繁阳城池。

繁阳城池不仅仅是魏县的右肋,同时后方不远,仅仅距离不到一百公里,就是曹魏的都城邺城,一旦繁阳被打通,那么后方基本上就没有了任何城池阻碍。

很快关平就清扫了城池,收缴了投降的魏军,将他们关押在城池里,再派人去向关羽那边,告知父亲这边已经顺利完成了计策。

而就在关平以攻心之计成功夺取繁阳的时候,斥丘那边的廖化,却遇到了一些问题。

原来胡质和蒋济并不是驻扎在斥丘城池里,而是距离斥丘东南约数十里外的清水河畔,这个位置有一座桥梁连通清水以西。

夏侯渊派人在这里,一是做策应,二是如果战事不利,也能够退回魏郡腹地,通过烧毁桥梁阻拦追兵。

并且他们的营寨并非常规的几座营垒互为犄角,而是全部聚集在一起,力量较为集中。

这样廖化就很难像关平那样逐个击破,不太好下手。

不过如果能够顺利实行攻心之计的话,那么也就不用再像关平那样需要先攻破一处营垒,再利用内应攻破另外一处城池,可以直接把所有魏军全部拿下。

至于怎么动手廖化倒是没有想好。

与此同时,汉军抵达之后,胡质和蒋济也在营垒上方观望着远处正在修建营寨的汉军。

“敌人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胡质面色惆怅,他们手头上也只有一万多人,而且军心涣散,士气低落,面对对面两万多精锐汉军,实在是没法对敌。

蒋济沉声道:“现在唯有守势,我担心将士们军心士气太低了,若是敌人用攻心之计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