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笙掀开眼皮看他:“梦见我烤了只山鸡吃,山鸡突然变成了你的样子,我吓哭了,眼泪都从嘴里流了出来。”
凤箫笑不出来了:蛇妖怎么还不死?
_
两人一大早就跟村民告辞,要离开桃源村。
村民们对他们这么快就要离开感到惊讶,纷纷相劝挽留,说外头是乱世,还是留在桃源村里安全。
龙笙谢绝挽留,拿出一颗珍珠送给村民,说是感谢盛情款待。
村民们不肯收。
龙笙又拿出翡翠玉佩、镂花金镯答谢,村民们还是不肯收。龙笙观察片刻,村民们不是假意推辞,是真对金玉俗物没有渴望,仿佛完全失去了世俗的。
这也可以理解。桃源村自给自足,邻里间以物换物,金银珠宝不能吃不能穿,和一块破石头没什么区别。
龙笙不再强求,收回珠宝,询问离开村子的路。
刚刚还滔滔不绝劝他们留下的村民们突然集体变哑巴,脸上浮现出茫然的神色,好像这个问题他们很难回答。
许久,有人犹豫道:“我们从未想过离开这里,很多年过去,已经忘了来时的路。”
“我也记不起来了。”
“是啊,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龙笙看向凤箫:看吧,这就是直接问路的结果。还说我笨,你才笨。
凤箫:?
你那是什么眼神?
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村庄确实有古怪。一个村几百号人集体失忆,都记不清怎么来的桃源村,这显然不正常。
既然找不到出路,就还得在桃源村多待一段时间。
村民们对此兴高采烈,他们恨不能两人永远留下来。桃源村如此幸福美好,为什么还要出去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呢?
屋里,龙笙和凤箫面对面坐在一张桌子前。
凤箫双手托腮:“出不去怎么办?我们不会永远被困在这里吧。”
龙笙指节轻扣桌面:“问不到路就自己找出路,我可不会指望别人。”
凤箫就很爱指望别人:“那你说怎么找?”
“反正不是待在屋子里坐以待毙。”龙笙起身,“我去村子里四处看看。”
凤箫:“哎哎哎——我也一起!”
……
桃源村村民自己播撒种子种庄稼、养鸡养鸭、织布裁衣,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井然有序。
风和日丽,春光明媚。两个少年沿着小溪走,溪边捣衣的妇女会和他们打招呼;去田野里,握着锄头劳作的汉子会跟他们问好;在村口晃悠,嬉戏的孩子们会邀请他们一起加入蹴鞠。
村口竖着两根球杆,搭成一张网,开着一口网眼算作球门。孩子们分成两队,哪队抢到球把球踢进球门就是胜利。
凤箫看得玩心大起,也去踢蹴鞠。得他加入的队伍如有神助,不一会儿就进了好几个球,谁也别想把球从他身上抢走。
十七八的少年郎,融入一群七八岁的小萝卜头里毫无违和感。
甲队的孩子纷纷拍手称赞:“哥哥好厉害!”
乙队孩子垂头丧气。
凤箫被夸得飘飘然,踢得正尽兴,突然脚上接了个空,蹴鞠被另一只靴子勾走,踢进球门里。
乙队孩子瞬间欢呼起来。
龙笙挑衅地看了眼凤箫。
啧,见不得小山鸡太得意。
凤箫岂能忍受这种挑衅,当即要和龙笙大战三百回合。
他在丹穴山上可是踢蹴鞠、毽子等一切休闲娱乐活动的好手,整座山的同伴没有比得过他的,如何能被一条蛇妖比下去。
龙笙也不甘示弱。他素日是没什么玩伴陪他玩,但龙太子天资聪颖样样都能自学成才,独自练也能练得很好。第一次经历实战,就是验收往日练习成果的时候,绝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