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八章 征日先锋颜思齐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4089 字 3个月前

没有什么可说的,朱由检再度低下了头,开始处理其他的军报。</p>

也在他处理军报的同时,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户部也拿出、并告示天下,对盐课、茶课的革新之举。</p>

如朱由检和毕自严所预料的一样,当告示下发、他们二人迎来的,是无数痛骂</p>

“这齐王、以前还以为他和那群贪官污吏不一样,现在看来也都是一路货色。”</p>

“十五文一斤的盐,谁能吃得起”</p>

“好在粗茶没有涨。”</p>

“粗茶是没涨,但每旬做工后想买一两好茶也买不起了。”</p>

“呸”</p>

“官盐买不起,买私盐去”</p>

“对买私盐”</p>

应天府南京城、伴随着两司告示的宣发,得知消息的百姓们纷纷去看了城内皇店的官盐价格。</p>

果然、官盐从昨日的六文一斤,直接涨到了十五文。</p>

得知消息的众人纷纷大骂,而这种大骂的人数量不少。</p>

他们直呼要去购买私盐,只是当他们去寻找曾经的私盐贩子时,却发现大部分私盐贩子都被巡检司给抓走了。</p>

这么一来、所有人都只能去买昂贵的官盐了。</p>

这样的强制,让民间怨声载道,不仅仅是南京城、而是整个江南、整个大明两京十六省。</p>

一时间、各种嘲讽朝廷、嘲讽朱由检的文章,如雪花般络绎不绝的出现在各地的书摊、书馆之中。</p>

江南的士子还编了民谣,让孩童在街上传唱。</p>

“天皇皇、地晃晃,自从出了小齐王,家家户户俱荒凉,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今日赶人明日迁,不走叫你家破亡。小齐王”</p>

一群孩童边走边跳,手里摇着拨浪鼓,不顾四下行人眼光,越唱越远。</p>

“这孩子的家里人也不管管,被锦衣卫听到了还了得”</p>

“得了吧、锦衣卫还能把这么大点的孩子抓走”</p>

走在街上、一些百姓望着那群孩童背影,窃窃私语。</p>

不过就从他们的话来看,实际上他们对朝廷已经十分不满了,而这种不满还在快速的传播。</p>

在这样的传播速度下,身处余姚的朱国祚等人也听到了民间的消息,躲在湖畔别墅之中的三人,也对此开始了讥讽。</p>

“盐政和茶政,他倒是敢改”</p>

湖中游船内,朱国祚听着旁人传来的消息,面露轻嗤,对朱由检简单粗暴的行为十分不屑。</p>

坐在他对面的沉潅则是不喜不怒,端起茶杯嗅了嗅茶香,轻声开口</p>

“两淮的盐商,浙闽的茶商,可都在等着这位齐王殿下服软呢”</p>

“服软也轮不到他们吃肉了,这群商贾还以为自己能威胁朱由检”朱国祚冷笑,显然他对商贾也很看不上。</p>

不过、看不上归看不上,他们还是需要这群人的帮持,因此他将目光放到了孙如游身上</p>

“我听说下面的乡绅们对于盐价和茶价的涨动有些微词,他们不会去怂恿愚民吧”</p>

“他们不敢的”孙如游老神在在,</p>

对着沉潅和朱国祚说道</p>

“那两淮盐商的事情不用我们管,他们不是投靠了崔呈秀吗那就让崔呈秀自己去管,让魏忠贤去管。”</p>

“盐商的饭碗都被端了,他们还不作为,日后谁还愿意支持他们”</p>

“可浙闽的茶商”沉潅皱着眉开口,显然浙闽的茶商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p>

“让他们先等着,局势如果没有变化,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孙如游又不是沉一贯,面对朱由检手下近八十万大军,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p>

尽力的避免浙党受损,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p>

最少浙党在的话,还有人能为浙闽的茶商、布商、乡绅豪强说话。</p>

“形式比人强,告诉一下浙闽的商贾和乡绅,别和朝廷起了冲突,两淮和其他诸党的势力要怎么办是他们的事情。”</p>

“眼下朱由检这厮在燕山的布局越来越大,今岁的恩科我也打听过来,若是我们也墨守成规,恐怕现有的科举会被朱由检给革新取缔。”</p>

“他”朱国祚微皱眉头,有些不敢相信朱由检敢玩的这么大。</p>

“如果是他,那有什么不敢的”孙如游面色凝重</p>

“他在燕山的几十万学子,若是全部出山,恐怕朝野上下都是他的人了,一些泥腿子和地方的书生,还能强的过钢刀”</p>

“那现在的意思是”沉潅试探性询问,而孙如游想了想后果决道</p>

“看看有没有门路,把人送去燕山学府里。”</p>

“怕是很难,之前我们都试过了,燕山学府的学子都会被锦衣卫查的清清楚楚,想进去不是那么容易的。”沉潅认为这办法不可行。</p>

“没有什么难不难的,只要一直等着机会,总能混进去一些人”</p>

孙如游舒展了眉头,而旁边的朱国祚也觉得此举可行。</p>

“这第二次的扫北如果朱由检大胜归来,恐怕他就要开始着手解决“三冗”了,我们的速度如果慢了,属于我们的朝中声音还能不能存在便存疑了。”</p>

孙如游看得很清楚,朱由检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在解决“三冗”。</p>

从泰昌元年到天启四年的“冗兵”,再到眼下今年的“冗员”,不出意外的话,按照这厮的风格,他会携大胜之势,利用燕山学子慢慢解决“冗员”。</p>

只要冗员和冗兵都解决,那么最后的“冗费”就很轻松的能解决了。</p>

解决了这些东西,朱由检再来拿捏文臣可就是轻而易举了。</p>

至于朱由校</p>

孙如游根本就不觉得朱由校有什么威严,甚至说他并不惧怕朱由校。</p>

他忌惮的只有朱由检,而朱由校只能用手段来维持朝堂平衡,做不到朱由检那种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的同时,还压住文官的手笔。</p>

他之所以在给浙党找出路,原因也是因为他想看看。</p>

踏上政坛,就注定了不容易退下,而朱由检就是一个退无可退的人。</p>

不能退就只能往前走,而往前就是朱由校的龙椅。</p>

孙如游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齐王党和阉党为什么还没有爆发冲突,但他很清楚,这种东西是压制不住的。</p>

阉党目前还是自保,防着齐王党来窃取他们的权力。</p>

可问题是,他们保不住。</p>

就如这次的盐课和茶课革新,投靠崔呈秀的两淮盐商根本就没有看到阉党的作用。</p>

几乎是朱由检一下令,朱由校就批阅同意,而政策就下达,燕山系官员就出马了。</p>

这其中,阉党和魏忠贤都没有能力和实力去阻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