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顶梁柱朱由检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911 字 3个月前

接下来,朱由检只需要等曹化淳北上,那每日处理奏疏的时间,就能下降到六个时辰了。</p>

每日工作十六个小时的时光终于一去不复返,虽然还是零零七,但最少轻松多了。</p>

这么想着,朱由检也一本本的开始处理。</p>

他的速度很快,甚至可以说比大部分皇帝都快。</p>

李定国才去了一刻钟,等他再回来时,朱由检就已经处理了十几份奏疏。</p>

“做你的功课,不要贪玩耍赖”</p>

当李定国的脚步声响起,他刚刚跨入书房内,朱由检就提醒起了他。</p>

面对提醒,他原本还洋溢的笑容,立马就变得愁苦了起来。</p>

距离书桌这七八步的距离,硬是被他走出了生离死别的感受。</p>

好不容易屁股坐上椅子,等拿起一张张字帖开始练字了起来。</p>

每日两张字帖,字帖内容是纪效新书中练兵篇和为将篇,又可以练字,又可以学习兵法。</p>

无需多言,这样的“功课”,也就只有朱由检这厮能想出来。</p>

他在书房主位处理奏疏,李定国在旁边写帖,从未时到申时四刻,一个半时辰的时间过去后,李定国才放下了笔</p>

“殿下、我写完了。”</p>

“那就去玩去吧”朱由检头也不抬,而李定国应了一声后,就用手撑着下巴,双眼看着朱由检,呆呆发愣了起来。</p>

他愣了一盏茶的时间,朱由检才察觉不对,抬头带着几分疑惑询问道“你在这里干嘛”</p>

“天太冷了,出去也没什么好玩的,不如在殿下这里蹭一蹭火墙。”李定国一开口,朱由检就绷不住了</p>

“府里又没有亏待你,回你屋里,自己收拾火墙去。”</p>

“我还得自己抱柴”李定国小声叨叨一嘴,然后立马起身从屋里跑了出去,生怕跑得晚后被朱由检逮住一阵说教。</p>

“”看着李定国跑出去的背影,朱由检摇了摇头,随后又低头继续处理起了奏疏。</p>

奏疏之中,多是五军都督府哪一府,哪一营的将士需要增添棉衣,或者置换刀枪,以及御马监麾下皇店、船厂的一些经营状况。</p>

对于朱由检来说、处理奏疏就跟管理一个大家庭一样。</p>

上面有公婆要孝顺,中间有妻子也得顾着,底下还有那么多儿女要操劳,还有一群一直虎视眈眈的蛇虫鼠蚁,总之就是辛苦命,四处表湖。</p>

只是他的命即便如此,却还有人想让他不安稳,给他找事情。</p>

脚步声响起,似乎每次的脚步声出现,都要带来一些不好的消息。</p>

朱由检刚刚理清过半奏疏,便把奏疏放在了一旁,靠在了椅子上闭目养神。</p>

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走进入书房内,来人没有开口,似乎是担心朱由检睡着了,自己会吵到对方。</p>

“说说吧,出了什么事”</p>

朱由检闭目开口,而出现在书房内的陆文昭也作揖说道</p>

“藩王就藩的事情传到了小西洋和天竺,在当地从事香料贸易的欧洲各国总督和商人十分不满,驻扎小西洋的黄蜚上疏给黄龙都督,黄龙都督上疏请示殿下。”</p>

“请示什么”朱由检明知黄龙想问什么,他却还是问了出来。</p>

陆文昭不明深意,只是回应道“黄龙都督询问,是否要给这群人一些苦头吃。”</p>

“给他们苦头吃,确定不是给朝廷吃吗”朱由检的反问让陆文昭摸不着头脑,而朱由检紧接着说道</p>

“沉廷扬也上疏了吧”</p>

“回殿下,是上疏了,但上疏内容是请万岁暂缓诸藩就藩,或者要做好外贸税收骤降的准备。”</p>

陆文昭说着,也拿出了两份奏疏,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桌桉上,并补充道</p>

“沉布政使说,若是二者开战,市舶司最少会骤降一百万两的关税,皇店有大约三百万两的订单会遭受损失。”</p>

“战端开启</p>

,算上海商们的订单,朝廷最少要受四百六十万两银子的损失。”</p>

“沉布政使说,即便要打,也得等五个月,让皇店和海商们把货物先卖出去”</p>

“”陆文昭话说完,朱由检沉默不语,过了片刻才道</p>

“沉廷扬的话要有道理,朝廷眼下正在渡过难关,四百六十万两银子的损失,朝廷承受不起。”</p>

“告诉沉廷扬和黄龙,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明朝所有的官员都是朝廷的人,就说这话是孤说的”</p>

“另外,让黄龙先把所有兵马调往小西洋监察使司,皇店帮忙运送火药。”</p>

“告诉沉廷扬,让皇店和海商们早早把货物卖出,暂停对欧洲各国的贸易,等货物都清空了,再告诉他们,朝廷要收复永乐年间在天竺建立的官厂。”</p>

官厂是大明在永乐年间时,郑和访问西洋时设立的临时贸易站。</p>

在郑和航海图所示,郑和在满刺加马六甲,苏门答刺苏门答腊岛,古里天竺南部卡利卡特,忽鲁谟斯波斯霍尔木兹各地建立官厂。</p>

官厂外立排栅,内设仓库,贮藏钱粮,集中货物,以备整理转运。</p>

这官厂,朱由检可以说它只有一个城池那么大,也可以说它涵盖整个天竺。</p>

具体怎么说,解释权归大明所有,毕竟天竺的土邦和莫卧儿,都对这段历史不了解。</p>

“殿下,这么说,恐怕会泄露消息给南部土邦和北部的莫卧儿。”</p>

陆文昭有些担忧,而朱由检却摇头道</p>

“泄露又如何”</p>

“欧洲各国有多少船只在天竺莫卧儿和南部土邦有多少舰船”</p>

“这”陆文昭顿了顿,想了想后才想了起来,作揖道</p>

“大概三百余艘,总料数在十万料左右。”</p>

“海军十二卫,眼下有多少料数”朱由检再询问。</p>

“战舰一百二十四万料,另外还有一千二百艘补给船,合计总料数八百万料左右”陆文昭一开口,便有些绷不住了。</p>

朱由检靠在椅子上,对着陆文昭询问道</p>

“不到我朝十分之一料数,火炮数量的各国战船,怎么敢在我大明海疆内放肆”</p>

“告诉各国,若是想要做生意,我朝可以继续开放市舶司,即便天竺沿海被拿下后,香料也会以之前的价格贩卖。”</p>

“可若是他们依旧冥顽不灵,那国朝只有十二卫尽出,八大舰队荡平小西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