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在康熙二十三年、康熙二十四年,两次又有七十多个俄国人或是投降,或是被俘,先后来到北京。

这些人送到北京后,康熙帝并没有虐待他们,反而将他们编为满洲镶黄旗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史称“俄罗斯佐领”。

这些沙俄人也算是加入大清国籍,而且位居满洲八旗的上三旗,地位很高。

当时的康熙就是着眼于战争,因为大清对沙俄并不了解,又因为长相迥异,根本无法派人化装侦查,所以他收留这些俘虏和归降的人,可以通过他们了解敌情,这是其一。其二,俄国人在火器方面十分领先,康熙帝收留俄国人,让他们教授清军如何使用火枪,同时还让他们充当翻译。

而事实上,这伙沙俄人组成的清军还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比如第一次雅克萨之战前,沙俄降人宜番来到雅克萨附近的据点,招抚了米海罗等二十一人一起翻盘。

到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时,沙俄人组成的清军的规模已经不小了,他们的任务是侦查敌情,招降纳叛,被授予骁骑校的宜番就潜入雅克萨城中侦查。

当初清军围困雅克萨城时,这一伙降人的作用就更明显了,一百多个沙俄人的任务就是冲城里喊话,宣扬康熙的恩德,让他们认清形势,赶紧投降。

这种攻心战收到了奇效!

毕竟那个时候,沙俄的士兵以及底层军官的日子并不好过,享受生活的是那些大贵族和皇室,而不是他们。

康熙其实也没对他们怎么样,只是给吃饱饭,穿暖衣服,仅此而已,就收拢了他们的心。

后来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些沙俄人留在了北京,并世代居住下来。这些沙俄成了大清的人,生活在京城东直门内的胡家圈胡同,康熙还把胡家圈的关帝庙赐给他们,称为“罗刹庙”。

他们不仅得到了住房,也在当地娶妻生子。

甚至还有一个东正教的教堂,在他们生活的胡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