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除了读者们,专业的书评人终于发言了,之前的他们根本看不上天羽写的书,虽然她本本爆红,但是在职业的书评人眼中这些书都是流行文学而已,根本没有办法和工藤优作等作者相提并论。
事实上,他们都觉得工藤吹天羽简直是吹过了……
虽然天羽也的确有所谓的三岁半等热门作品,甚至引爆了整个日本,但那毕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至今仍然流传的那句话还是,天羽这十年是不是没有进展啊,十年前他写文什么样子,十年后写文还是什么样子啊。
她……她没有进步啊!
但是这么看她的新文,哪怕是最苛刻的书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本书不管是逻辑还是技巧都简直是可以称得上是登峰造极,远远超于她之前文的水平。
虽然是第一人称,但是代入感十足又不会让读者感觉突兀,甚至用第一人称探案可以写成这样更是少之又少,毕竟第一人称有着天然的局限性,而最后第一人称是制造冲突和反差。
此刻的书评人都难以抑制住自己的夸赞之词了。
【天羽,这个作者我之前也曾经看过她的,说实话我觉得真是太丢脸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居然都会喜欢这个女人的书,毕竟这些书在我看来实在是没有一点营养,简直是内容就是无脑爽和苏】
【当时我想这个作者大概一辈子也就这个样子了吧,虽然剧情和设定完全不一样,但是内核是一样的】
【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本书的内核不再是苏爽,而是上升到了一些人性的探讨上面,借用一个杀人案印出来未成年保护法是否合理的问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点,而且最棒的果然还是以杀人犯这个视角却切入,那些不合理的事情,现在倒回去再看就十分符合常理,甚至可以看到很多伏笔,从东京被下放的年轻警视,说来惭愧,我和大家一样,根据侦探的惯常套路认为男主一定是一个热血青年,他想要查清楚真相的原因,是为了回到东京;不得不说天羽还是狡猾,居然用惯常的套路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
【从她开始写这本书就已经让我很惊喜,剧情和节奏内容包括技巧,都可以称得上绝佳,而最后的剧情设计更是点睛之笔】
【呀,这本书,可以称得上她真正的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