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庆隆帝,林淮玉表现地不卑不亢, 不慌不乱:“谢皇上夸奖。”

庆隆帝自然发现林淮玉小小年纪见到他,不仅没有一丝慌张慌乱, 反而十分镇定稳重, 这让他心中很是诧异。

“你怎么会想到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来写【仁】?”

院试的策论题的题目是“仁”, 这个【仁】字的范围太广。当时, 林淮玉的第一反应就是【仁政】和【仁君】。

对所有皇帝而言, 他们希望得到的称赞是【仁政】和【仁君】。除了【明君】和【明政】,【仁政】和【仁君】是对皇帝的最好评价。

林淮玉当时审题的时候,就觉得考【仁】应该不是考仁义,而是考【仁政】方面的东西,毕竟策论考的就是时下政治,他就以【仁政】为主题展开来写。

说到【仁政】和【仁君】,林淮玉第一个想到就是唐太宗。想到唐太宗,就想到他那句非常有名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他就以这句话写【仁政】和【仁君】。

面对庆隆帝的询问,林淮玉淡定自信地说出他的想法。

庆隆帝瞧着林淮玉这副款款而谈地模样,眼里划过一抹欣赏。

皇后娘娘看过林淮玉的答卷,知道他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内容,所以现在听他这么说,并不是很惊讶,但是贾元春就不同了。

贾元春当初进宫参加选秀,是以女史的身份留在宫里。身为女史,贾元春的学问自然不低。

她听林淮玉说他的想法时,心中十分震惊。她没想到林淮玉小小年纪居然有这么好的学问。

等林淮玉说完策论,庆隆帝就开始考起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