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剧本没你们想象那么深刻!
话说歪了,绕回主题吧,单以拍摄手法论,毫无疑问这是部优秀的电影,画面唯美,气质浪漫,很多暗示手法都用得很到位,例如一开场的黑伞、警察和唐亦哲三个物体间分割的画面隐喻,主角叶慈与唐亦文每次出场的镜头角度,几次三番掠过画面的爬山虎藤叶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台词确实不够经典,过于生活化。
我看评论大多纠结几个问题,一是最后片段,镜头以唐亦文角度拍摄究竟有何含义?二是警官问唐亦哲后悔与否。三是唐亦文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
我认为这三个问题恰好是关联的。
首先,开场就表明了主角叶慈的死与唐亦哲有关,但镜头并没有太多给予主角死亡的细节对白,反而对唐亦哲弟弟的死再三提起,开场画面也选择在唐亦文的墓地前,警官也再三强调旧事,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其次,镜头曾多次给予这两兄弟争吵的画面,唐亦文说,人应该进化出翅膀,又说过死也要飞一下,大家肯定把这当作是唐亦文结局跳楼的暗示,但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有印象吗,唐亦文说自己就是为叶慈而生的,然后唐亦哲马上说,那我就是翻转你命运的人。
唐亦文最后的画面是,站在阳台,只看到腿看不见上半身,但毫无疑问姿势是前倾的吧?怎么尸体最后是往上仰躺着的呢?还有当时入镜的那一块衣角,大家都说是阳台晒出的衣服,镜头也不止一次给予主角宿舍阳台近景吧?有哪次晾晒衣服会挂在没铁丝那边?
我理解为,唐亦文所说为主角而生,唐亦哲说翻转命运,翻转命运有两个结果,一是唐亦文不爱主角了。二就是死亡,而唐亦哲就是给他弟弟带来死亡的人。并且一语双关,暗示唐亦文死亡姿势翻转可能是他所为的细节。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唐亦哲不是直接杀害弟弟的凶手,但也是间接性质的。
主角得奖回来后,看到三人纠缠的那一幕,我个人分析是唐家兄弟故意为之的。为什么呢?先说唐亦文,他对这段感情始终报以绝望悲观的心态,主角的一再逃避让他寻找不到感情的出口,他需要寻求一个转折,不想持续地无望着,或是生存或是毁灭,他也要去做。而唐亦哲这个角色,是很值得深思的,电影有多处细节暗示了他对唐亦文的掌控和影响,就算后者想给这段关系一个转折,但那场3大戏是否真是唐亦文的本意?为何唐亦文一直对这段关系秉承绝望的心态?从一个青涩男孩变成欲望之奴,到底是自身蜕变还是别人推波助澜?
从这个层面来说,唐亦哲仍然是杀死唐亦文的凶手。
警官这个人物象征着什么,公平?正义?不,我理解为,之所以出现警官这个人物,恰好是凶杀条件的具象化,是联系凶手与被害者的介媒,前期这人物一直没出现,只在开场与唐亦文死前出现,而且他只出现在唐亦文与唐亦哲之间,而唐亦文的死亡现场,最需要警察这个角色时,他反倒没出现。
最后,警官问唐亦哲,你后悔吗?
这句话很重,如果唐亦哲没杀人,他后悔什么?我想,主角叶慈的死根本不会让他后悔,后悔这些年耿耿于怀不能放下?还是后悔不该爱上自己弟弟?这些问题难道需要警官这种代表“公平正义”的角色来问吗?
很显然,唐亦哲就是凶手。
当然这个结局也许很多人不认可,觉得导演没必要拍这么隐晦,而且按照我的说法,这部电影就用了颇多的意识流,与影片主题风格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