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丫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林悠然发挥“读心”技能,猜测道:“二丫喜欢,又怕阿娘不乐意,是不是?”

林二丫这次很快点头。

林悠然笑笑,说:“那二丫就自己赚钱吧,赚够了就来买,这样就不用担心阿娘不同意了。”

林二丫苦恼:“怎么赚?”

“帮我捡柴禾,一捆给你十文钱怎么样?”林悠然提出了一个相当优渥的“雇佣条件”。

谁知,林二丫不仅没开心,反而用力摇了摇头,说:“阿姐做饭,我捡柴禾,应该的,不能要钱。”

林悠然心头一动,被这孩子惊喜到了,这个妹妹太惹人疼了!

“不然这样,以后阿娘卖豆腐,二丫就卖粘豆包,每天走来走去很辛苦的,赚到的钱理应分一些。”

林悠然真实的想法是,以赚钱为动力,让林二丫学着接触人群,慢慢治愈“社恐”。

这下,林二丫终于同意了,重重点了点头。

离开小鸭摊,林悠然又看到了卖小鸡、小鹅、小猪仔的,还有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卖家,牵着一头壮实的小牛犊在卖。

许多人围着牛犊瞧,有人忍不住上手摸,卖家心疼地提醒:“轻些、轻些,小家伙受了惊就长不大了。”

其实不用他提醒,乡民们都很小心翼翼,可以帮着耕地的家畜即便不是自己的,也没人舍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