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隔壁的刘娘子爽快道:“我家福娘也十八了,同样舍不得嫁出去。瞧瞧咱们,十几岁就嫁到别人家,一辈子不是伺候公婆丈夫就是养儿育女,哪有在家当女儿时自在?”
许氏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自己受过的苦,不舍得再让闺女受。”
这番话让林悠然既惊讶又感动,这样的智慧和心态,即使在千年之后的现代也不是每个母亲都能有的。
同时又免不了心疼,必然是自己吃够了婚姻的苦楚,才会生出这样的感叹。
林悠然情不自禁抱住许氏,以玩笑的语气表达真心:“阿娘赶我我也不走,就在家里赖着。”
妇人们纷纷笑起来:“瞧瞧这娇样!咱们要是有个这样的闺女,也舍不得嫁出去!”
大伙玩笑着,手上也没停,一会儿的功夫就包出上百个肚大馅足的杂面饺子。
刚好,谭木匠过来送大梁,平板车赶到溪边进不来。
林悠然洗了洗手,一路小跑着去村口接,亲眼瞧见林老三带着村里的汉子们踩在水里,用肩膀扛着大梁运过清水溪。
除了大梁,还有几百根木椽子,也是这么一捆一捆地扛过来。暮春时节,溪水清凉,汉子们就这么脱掉鞋子,挽起裤腿,一趟又一趟地背。
要知道,村里盖房都是这家帮那家,根本不需要付工钱,只是管几顿饭而已,大伙却诚心诚意,不遗余力。
林悠然不由湿了眼眶。
这是第一次,她对南山村有了真正的归属感。
纵使有一些不好的人,不好的事,但大多数人还是淳朴而赤诚的,大多数事还是令人欣喜感动的。
“怎的哭了?”
赵惟谨从银杏林出来,就看到了小娘子泪眼汪汪的可怜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