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说到底,还是林悠然给她们的底气。

河沿儿食肆发展越来越好,之后又有了成衣铺子加成,“林记”的名号打出去,十里八村都要高看一眼。这些从河沿儿食肆接受过培训的学员,自有一股荣誉感在身上。

令人惊喜的是,消息一放出去,不仅办流水席的团队找过来了,县里和州府的酒楼正店亦纷纷上门求合作,那些向来眼高于顶的掌柜们姿态放得极低,条件给得极优,那架势倒像是上赶着求林悠然赚他们的钱。

不得不说,林悠然还是低估了御赐牌匾的影响力,别说小小的保州,就连东京的百年老店都眼红。

接连数日,林悠然没干别的,要么在数钱,要么急急忙忙吃两口饭,然后继续数钱。许氏悄悄在炕底下挖了个小地窖,专门放用铜钱换来的银铤子。

林悠然一举突破“南山村首富”的天花板,成为当之无愧的“保州女首富”。

熟食批发步入正轨,林悠然交给了林阿姑和林老四负责。

如今大房生意越做越好,早就把林家大宅远远地甩到了身后,让他们连嫉妒的力气都没有。林老四是个聪明人,只会好好珍惜这个工作机会,抱着林悠然的大腿多赚钱,不会搞事情。

相比之下,林悠然更信任林老三,把他安置在了豆腐坊。豆制品批发量日益增长,许氏只会埋头干活不懂人情往来,有林老三奔走帮衬,林悠然十分放心。

家里的一切安排好,雄州之行正式提上日程。

这日,风和日丽,诸事大吉。

二十头驴子排成一列,个个膘肥体壮,身后的平板车上装满了货物依旧拉得轻轻松松,不枉孩子们日日精心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