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但是,让她眼睁睁看着赵惟谨为自己涉险也不可能。

林悠然思索一番,问:“你可知贵国太后此次前来雄州的真正目的?”

石武面露警惕之色。

林悠然扯了扯嘴角,补充道:“若牵扯你们国家的机密,不必为难,就捡着我能听的说一说,可好?”

石武迟疑片刻,继而笑笑,洒脱道:“没什么不能说的……姑母此次微服南下,是为了边境榷场。都开了一年了,看似两国自由贸易,实际都是宋人把银钱大把地赚回去,我大辽却没得到实际的好处。”

他顿了一下,说:“林小娘子不是很会做生意吗,若能献计献策,说不定姑母一高兴,就无需博陵郡公涉险了。”

林悠然闻言,不由失笑。

早期某些学者一度诟病“澶渊之盟”,觉得宋朝向辽国交纳岁币就是软骨头。殊不知,与庞大的军费开支相比,每年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实在算不得什么。

更何况,两国休战开设榷场后,大宋对辽国常年出于“出超”地位,平均下来每年少说有七八十万贯钱流到大宋。这就相当于送出去的岁币不仅回来了,偶尔还能翻个番。

怪不得萧太后急了。

至于石武口中“实际”的好处,她还真有个主意。

林悠然拜托石武传话,请求再见萧太后一面。石武干脆地答应下来。萧太后当真十分疼爱他,还真的把林悠然召去了正殿。

林悠然开门见山道:“我有一物献于太后,若您瞧得上眼,还望收回让博陵郡公入辽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