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花重锦官城 江甯 839 字 2022-11-11

他瞧领头那几个大孩子还算机灵,反正这些人无家可归,他索性就把那几个能干活的收进茶楼跑堂。他们常在成都府街头流浪,虽不起眼,但却会看人眼色。当然,请他们要比请正经伙计花的钱少很多呢。

茶楼开张,陆同当然得留下经管着。不过陆祥说过,他们要继续扩张,仅靠家里这几个人是肯定不够的,得趁机培养自己的亲信,日后放到外地去。像杨嬷嬷还有大杨他们就是李老夫人的陪嫁,把生意交给他们打理也很放心。

但陆家是贫农出身,哪有什么根基。外头请的人即便一时信得过,日后扩张开谁又知道是不是包藏祸心呢。陆祥也说过,放出去的掌柜必须是陆家的人。意思很明确,他让陆同买人。

不过在这之前,陆祥也来信说他送了几个人过来。随着信一并寄来的还有这几个人的身契。陆祥告诉他二哥,扩张之事宁缓勿滥。所以在挑人这方面陆同非常谨慎。他观察了一下陆祥送过来的人,再去牙行选人时心中便有了计较。

那几个大孩子见陆同风风火火的买人,顿时产生了危机感,好怕就丢了饭碗。于是几人一合计,就找到陆同自卖其身。陆同好一番劝导。

“你们还小,未来兴许还有大前程。何必卖身,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儿。给人为奴为婢,子孙后代也是奴籍的呀。”

领头的冯五郎说:“陆二叔,我们虽然年纪小,但这几年流浪经历的也不少。您是善人,我们知道。我们愿意跟你干!”

陆同总觉得自己挺无良的,他说:“就算我买了人,这成都府的茶楼我依然用你们。他们是要送去别处的。”

冯五郎道:“但我们也只能在这个茶楼了。若想当个管事,陆二叔还是更愿意用自己人不是么。我们想当‘自己人’。”

大杨知道陆同正为此事苦恼,便道:“他们既诚心,收下便是。身契在手,我们不怕什么。陆二哥不必觉得良心不安。这每年天灾人祸不知有多少流浪儿,最后不是冻死饿死,就是被地主豪强没为隐户。真要说出人头地,一千个里头也未必就能出一个。他们跟着陆二哥,才是真的为自己考虑前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