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崇尚法家学说?”他问陆舟。
陆舟道:“非也。我并不主张信奉某一学派的学说,也不主张诸子百家非要分个高低出来。我认为百家应当是平等的,儒之礼义,法之严明,道之自然,墨之兼爱……每一种学说都有自己的主张,而对于各家学说是用之还是抑之,当因时因地制宜。贴合当下国家的现状,有益于国家的运转和百姓的生活,那便是当下适宜的有益的学说,当用之。但这并不代表其他学说就是不好的,只能说他们的主张并不适合当下而已。”
“当然,在我看来若能取各家之所长,以儒之礼义教化百姓,以法之严明约束行为,未尝不失为一种好的国策。”
赵崇裕连连点头:“听王自清说你曾对我大陈律法提出异议?”
陆舟道:“学生浅薄之谈,公子见笑了。”
赵崇裕道:“无需谦虚。我问你,如若让你改革律法,你可有什么好的想法?”
陆舟认真的想了想,然后说道:“学生以为律法当基于国家现状,基于百姓真实生活。学生之前不过就一点浅薄的经历提出了疑问,但若说改革律法,还需体察民情,了解整个国家的现状才行。”
赵崇裕点了点头,又问:“听说你想当提刑官?”
陆舟迎上赵崇裕的目光,毫不犹豫的说:“是!”
“那你想进刑部历练么?”
陆舟摇了摇头:“我想到地方上去。”
赵崇裕就问:“为了你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