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请起,快近前让朕好好瞧瞧。”
一个大臣捋着胡须笑道:“陛下,这位顾公子果然少年英才,也许再过几年,这殿上又要添一位年轻的官员。”
皇帝龙心大悦,甚至从位置上起身,绕过桌案走到顾昭面前,顾昭一抬头便看到皇帝的笑眼,约莫近五十岁的模样,比起实际年龄显老了,面色的确和健康之人有所不同,所以关于皇帝身体不好的话的确并非虚言。
顾昭露出受宠若惊的模样,皇帝却笑起来,指着顾昭说:“你们看,这位顾昭顾公子看着可有些面善?”
宋程也露出讶色,顾昭的身世不会这么快就曝光了吧,他心中不免对那永宁侯要生出同情心了。
那四位大臣也好奇地向顾昭看来,一人说:“是有些面善,可臣一时想不起来为何面善了。”
皇帝笑道:“是和一位卿家年轻的时候有些想像,不过那卿家年纪已长,所以你们一时半会儿猜不到他身上。”
皇帝说着又摇了摇头,顾昭虽然也面露好奇之色,可心里却在犯嘀咕,皇帝会说出这番话真的是一时兴起吗?还是皇帝已经心中有数,是特意提起这番话题的?用意何在?
皇帝摇头后没再具体说出顾昭跟谁年轻时候相像,像是要故意给在场的大臣们放个饵,宋程听得心里也有些古怪的,但陛下不再说了,他总不能抢话题吧。
皇帝又回到位置上坐下,再开口时便谈起正经话题,也就是关于天花与牛痘,虽然通过折子还有从庆凌府回来的人口中了解到很全面的情况了,但他依旧愿意听听当事人是怎么说的,宋程和顾昭都尽可能地满足了皇帝的要求。
皇帝对牛痘一事非常关注,而顾昭,可以说是接种牛痘的第一人了,因而皇帝又叫来御医为顾昭检查了番身体,还看了肩膀上接种后留下的印记,而御医很肯定地告诉陛下,顾昭的身体很康健,同样接过种的宋程亦是如此。
皇帝问顾昭:“顾昭你以为何时适合向大周百姓推广牛痘接种?”
在场四位大臣都很惊讶,陛下竟拿这样重要的事来问顾昭。
顾昭也是愣了一下,然后直言回道:“陛下,学生以为越早推广越好,因为眼下时节正是疫情会高发的季节,而推广也需要一段时间。”
“可你如何保证不会有意外发生?”这是其中一位大臣问的。
宋程听得也替顾昭捏把汗。
顾昭倒是无惧,反正只要皇帝听得高兴就行了,因而说:“想必自陛下知道牛痘接种一事后,除了交由御医们验证外,应该也调查过民间的案例,我以为相比接种牛痘的风险,天花给人带来的风险更大。”
都说到这儿了,宋程不得不接上一句:“臣在庆凌府境内推广牛痘接种,至今尚未有一起意外事件,反应最大的也就是接种者出现发热情况,但过上一两日热度都退去了,因而牛痘接种可行。”
皇帝这时看向在场四位内阁大臣:“你们听了还有不同意见?”
其实这时候皇帝和内阁也在商量牛痘接种时间一事,依照皇帝的意思,此时便可进行了,要等全大周百姓都接种上,估计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所以不必拖延下去了,但大臣中难免有态度保守之人,希望再谨慎一些。
四位内阁大臣互相看看,看来陛下将宋程顾昭二人叫来,就是要向他们现身说法的,陛下心意已决,他们再阻拦显然也不会改变陛下的决心了,而且听过御医院的判断,牛痘接种的确不存在风险的,就是预防天花这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验证。
四位大臣想明白了,一致道:“那就听陛下的,尽早为我大周子民接种牛痘。”
“可!”皇帝当场就下令,着内阁拟旨,要求大周全境推行牛痘接种,由御医院出详细的接种册子,地方官员严格按照册子上的要求来进行。
宋程和顾昭就在边上老老实实听着,这一旨意跟宋程也有关,庆凌府下辖的县市都要推广,和顾昭就全无关系了,但也能从中听得出来,皇帝虽然顾及朝臣们的意见,但一旦有了决断后,朝臣们意见相左也改变不了陛下的决心的。
这皇帝真的挺不错,就是可惜身体不好,依第二本小说中,皇帝的寿命可不长久,唉,他怎就没有觉醒个什么治疗异能啥的,不过就算有的话,他敢用?
“顾昭你救了全庆凌城的百姓,还将惠及全大周子民,朕问你,可有什么想要向朕要的?”
正思维发散的顾昭,勐地听到皇帝叫他的名字,赶紧回神专注眼前,顾昭皱眉想想,如实道:“其实学生没什么想要的,上次陛下已赏了学生,学生挺心满意足,感激不尽,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