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娘,好吃,真的很好吃。”

儿子捧场,老太太最高兴了,老爷子也在边上让儿子多吃点,看旸儿这小脸瘦得,的确要好好补补。

小赵氏送走儿子过来帮忙,进屋看到这情形还有些恍惚,昨晚顾大牛回去得晚了,但在临睡前还是将当年被人故意换了孩子的事情说了。

小赵氏颇觉不可思议,而且她的小叔子原来竟是京城侯府的嫡子,后来竟流落到农家过着穷苦的日子,想她过去还对小叔子有些抱怨,现在想来真是大大不该,这生活档次都不知降了多少了。

还有跟她长子生得像的人原来才是顾家真正的老来子,虽调包去了那侯府,却没过过多少好日子,是个被欺负的小可怜,最叫她不可思议的是,顾昭在知道这样的身世后竟然还愿意认爹娘,而且要留在顾家,并不愿意回那侯府。

小赵氏觉得顾昭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寻常人能做得出来的,谁眼里没有个富贵,换了她估计会想方设法回到那富贵之地,抢回本该属于她的一切,只能说她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通人,比不得顾昭这样的觉悟,也没有顾昭自己挣爵位的能力。

不过作为既得利益者,小赵氏又觉得顾昭留在顾家好啊,顾昭可是凭一己之力获得子爵爵位的,如今她儿子女儿都成了子爵的侄子侄女,这身份陡然升高许多,她也成了子爵的嫂子,一切都让她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好在有公公婆婆还有男人时时提醒她,否则小赵氏觉得自己早就要飘起来了。

顾旸发现小赵氏看他的目光,想起这位是谁,带了些不自在地叫了声:“大嫂。”

“诶,诶,”小赵氏连声应道,“怪道我昨日见你跟仁儿义儿站一起像兄弟三个,原来你竟真是咱顾家的人。”

顾旸有些不好意思,老太太摆摆手不让小赵氏再说下去:“义儿已经去学堂了吗?老大也去豆腐坊了吧,今天要有不少事忙碌,你这当嫂子的就辛苦一下。”

小赵氏拍了下自己嘴巴,瞧她这不会说话的,顾旸是顾家人,顾昭也是顾家人啊,而且看顾旸这性子似乎腼腆了些,但也不是她这嫂子能指责的:“娘,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这不是做儿媳和嫂子应该做的么,看三叔将瑶儿照顾得多好。娘,我不跟你说了,我去豆腐坊那边看一下,过会儿再来帮娘做事。”

“诶,去吧。”

老太太对大儿媳倒没什么不放心的,虽然大儿媳有些小心眼,但那都是为她的孩子也就是为顾家的孙子孙女的,再说老大是个听话的,他们交待了什么都会老实去做,有老大看着,也不会让他媳妇做事偏了颇。

接下来老太太便一直将顾旸顾昭都带在身边,虽没刻意对全村人说明,但谁来拜访她了,她都说一声顾旸是她家老四,跟顾旸一个年纪一个时辰出生的。

其实严格说起来,顾旸还是先顾昭出生的,不过顾昭顾旸都乐意这么排,老爷子老太太也不去计较了。

村里人听得奇怪极了,之前还有个顾沐总是跟在顾昭身边叫哥哥的,这回顾沐没跟着回来,听说是找到亲人被带回去了,以后有空再过来玩,结果走了一个顾沐,又来了一个顾旸,不过这回的顾旸的确像顾家人,比起顾昭还像顾家人。

老太太编了个理由,说当初就生的双胎,但有老道人说双胎不利,必须有一个养在外面,否则两个都要活不成,她不敢赌这个可能性,所以只得将顾旸养在了外面,最近才接回来的,所以顾家其实一共有四个儿子,顾旸才是顾家的老小。

这个话经过第一人的口,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许多人都不信,可特意跑去看到顾旸的模样,又不得不信,谁也没去想顾昭不是顾家人的可能,大家都习惯思维了,所以从没往抱错方向去想。

“我觉得这事可能是真的,顾家老夫妻是个疼爱孩子,当初那样情况下,他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就算再舍不得也只能送走一个,万一都活不下来呢?谁也去赌?你们可记得顾昭当初身子也不好,丁点大就要喝药调养的。现在好了,顾家不缺那点钱,于是就将养在外面的接回来了。”

大多村民心性纯良,不仅没有怀疑老太太的话,还自发地将她没说出来的话脑补周全了,就算有人怀疑,可这样一来,真相是什么?难不成是老爷子养在外面的私生子?老爷子真要敢做下这种事的话,老太太绝对能活撕了他,更没可能将孩子接到身边养着的。

就算有人问到老太太这,老太太也就笑笑,不再具体解释什么,将来就算有一天真相大白,相信村民们也不会怪她现在编造出来的谎言。